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综治图片

春运路上中国人

2013-01-27 15:27:4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日报 

    编者按:回家,回家……怀揣团聚梦,返乡的脚步又开始密集。春运26日启动,今年将有34亿人次在路上。

    春运路上中国人,你我都是亲历者。回家的心情依然,春运的故事悄悄刷新。仅仅六七年间,春运期间在路上的中国人翻了一番,人多了,车挤了,为应对这份人潮默默辛劳的身影也多了。也许将来,回家会是一种从头到尾的幸福,而眼下,请对在路上的中国,多一些理解和祝福。

  

    凌晨4点→13点53分,北京站始发首趟春运列车

    铁嫂乘务员的第一班

    记者 李 舸摄影报道

    1月26日凌晨4点,家住北京京郊门头沟区的金明花被闹钟叫醒,她迅速起床,整理行装,然后轻手轻脚地走出家门。金明花是北京铁路局K7711次列车的乘务员,也是全组成员中住家最远的一个。今天是2013年春运第一天,她所在的列车成为北京客运段从北京站始发的首趟春运列车。

    7点,随着列车长张秀敏一声令下,12名列车乘务员在派班室门前整齐列队,登上站台(图①)。北京火车站春运的大幕悄然拉开了。

    50岁的乘务员李小英始终低着头,很少说话。她丈夫不久前刚去世,可她只在家里休息了3天就投入春运。李小英是北京铁路局北京客运段短预车队“铁嫂包乘组”的一员。这支2011年成立的娘子军全是人到中年的“老铁路”,42名成员个个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都不轻。但“巾帼金牌包乘组”等多项荣誉,证明了她们的担当和境界。

    7点25分,站台上放客了(图②)。8点整,张秀敏吹哨关门。5分钟后,满载春运第一批旅客的列车缓缓启动。

    8点10分,李小英站在2号车厢第四排座椅旁,向乘客做完自我介绍后,一下子像变了一个人,一会儿帮乘客搬动行李,一会儿又为大家送水,满面笑容,和蔼可亲。

    12点33分,列车驶进了终点站承德。乘务员们纷纷把拎着大包小包急着回家的乘客一个个平安接下车,就又开始一刻不停地忙碌起来,午饭时间只挤出了10分钟(图③)。

    13点53分,她们又踏上另一段旅途……

    北京丰台五里店→安徽阜阳朱及村,1000公里颠簸

    农民工崔广新的回家路

    记者 陈 斌摄影报道

    1月25日23点,北京西站,K105次列车开始检票,一直坐在座椅上的崔广新赶紧和另外3名老乡会合,想早点检票找个位置放行李。

    一行四人中,崔广新、崔广备和崔广彬来自一个村,邻村的葛荣华是唯一的女性。他们都是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滑集镇来京务工人员,在丰台区市政工程公司工作。为了赶火车,他们晚上6点多就吃了晚饭,7点出发,老板用小客车把他们从位于丰台区的五里店送到北京西站。

    4个人买的都是站票,为了早上车找座位,他们在车站等了3个多小时,但上了火车才发现,还有乘客比他们更早,早已没有放行李的地方了。最后,崔广新等人选择了去列车门那里,把行李堆在门口,再放下小马扎轮流坐着休息(图④)。乘着间隙,崔广新告诉记者:“我给6岁的小孙女带了零食,平时见不到想得很。”

    经过一夜的颠簸,1月26日上午9点45分,火车终于到达阜阳站(图⑤)。步行十几分钟后,他们在路边吃了一点早餐,这离他们上一顿饭已经有16个小时左右了。

    10点半,他们坐上了去往滑集镇的皖KH6106号客车,一路颠簸,80公里路走了3个多小时,直到下午两点,才终于到达滑集镇,坐上前来迎接他们的电动三轮车(图⑥)。山路颠簸,一会儿坐车一会儿走路,3公里路走了半个多小时,下午两点半,崔广新终于到了朱及行政村自家门口,小孙女思雨在舅舅的带领下,小跑着扑了出来(图⑦)。

    20多个小时的奔波后,崔广新终于到了家。他说,团聚,是最大的幸福。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