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重庆

重庆荣昌:司法监督员眼中的阳光司法

2013-01-26 17:34:0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荣昌法院法官回访当事人。

  郑明浩是共青团重庆市荣昌县委办公室主任,2008年,成为荣昌县人民法院在本县共青团系统聘任的司法监督员。

  “这几年,荣昌法院发生了巨大变化,四五年前,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基层法院。通过强化司法公开工作,推进各项工作不断开拓创新,有效增强司法公信力,取得了多项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成为老百姓信任、组织肯定、各方赞誉的人民法院。现在,还入选了‘全国优秀法院评选’。”在接受笔者采访时,郑明浩说。

  打开大门“晒”庭审

  初任司法监督员时,参加工作不久的郑明浩对法院工作非常陌生,要参与司法监督,更无从着手。他决定从最为神秘的庭审开始。

  上网搜索荣昌县人民法院网,郑明浩找到了“公告看台”栏目,浏览了近期开庭信息,锁定一件标示为“公开开庭”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

  一次,在出示了相关证件经过安检后,郑明浩走进了气氛严肃的审判楼大厅,通过开庭公告的小黑板确认了要旁听的庭审信息:“原告杨某,被告荣昌县某房地产公司,审判员郭麟,正在开庭”。在巡逻法警的指引下,郑明浩走进法庭,开始了作为司法监督员的第一次旁听历程。一小时后,郑明浩了解了民事案件的庭审过程。

  据了解,除法律规定不予公开和当事人申请不予公开的案件外,荣昌法院所有庭审一律公开进行,允许当事人亲属、媒体记者和公众旁听,并定期不定期地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行政执法机关工作人员等旁听庭审,将庭审置于社会公众监督之下。

  在公开法庭庭审的同时,荣昌法院还根据需求,把庭审开在校园里,开在田间地头,甚至开在监狱。2013年,该院共开展各种形式的巡回庭审120余次,不仅达到了便民诉讼的目的,更有效发挥了以案普法的功效。

  互联网上“晒”文书

  了解庭审后,郑明浩想要了解那“神秘”的法院判决书,向法官咨询,得知该院裁判文书已上网,遂决定上网瞧一瞧。

  在荣昌法院网首页,通过“裁判文书”专栏,郑明浩找到了按时间上传的民事文书、刑事文书、行政文书和执行文书等,点开网络链接各看了几份文书,判决书中对事实的认定、法律关系的分析和法律的适用,无一不细致到家。

  通过对上网裁判文书的查阅以及对负责文书上网的法官的问询,郑明浩了解到,荣昌法院近几年通过定期不定期地对书记员、年轻审判员进行业务培训,指导他们规范制作法律文书,还开展评选优秀裁判文书的活动,从好中选优,进行表彰,引导全院制作精品文书。

  2012年4月,该院还启动了庭审活动和裁判文书的“两评查”活动,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由拥有丰富审判工作经验的老法官组成刑事评查组、民事评查组和行政评查组,抽取25位办案法官每人一次庭审活动和相关裁判文书进行评查,评选出优秀庭审活动和优秀裁判文书予以表彰。

  这些活动促使全院法官严格遵守诉讼程序和庭审规范,科学驾驭庭审过程,准确把握争议焦点,切实查清案件事实,进一步提升了裁判文书质量,努力朝着裁判文书“零瑕疵、零投诉”的目标前进。

  立体平台“晒”政务

  每年的“三八”、“五四”、“六一”等特殊节日,在团县委组织或参与县委县政府组织的法制宣传活动中,总能看到法院干警的身影。

  无论在县城的集中法制宣传活动现场,在乡镇的赶集接访现场,在田间地头干活的农户身边,郑明浩都见过他们和他们的宣传平台,即各类法制宣传资料和图文并茂反映法院各项工作的移动展板。

  荣昌法院的纸质平台还包括工作通讯月刊《和谐司法之窗》和理论季刊《和谐司法之声》,每季度都会送到各部门和镇街负责人手里,方便大家了解荣昌法院的工作动态。

  2011年10月的一天,荣昌法院邀请县检察院、县妇联、县民政局、团县委等6部门,联合召开了一次紧急讨论会,共商如何帮助被表哥强奸的13岁女孩小倩健康成长之策。此消息不仅被上传在荣昌法院的内部网站和互联网门户网站上,也刊载在《和谐司法之窗》上,并被送到相关部门和镇街负责人手里,进一步推进了该项工作的继续进行,让小倩有了一个利于忘记伤害的全新生活环境。

  除了纸质平台、网络平台,荣昌法院公开其司法政务的途径还包括各类媒体,不仅在荣昌电视台和《荣昌报》上经常可以看到荣昌法院的报道,《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以及中国法院网、重庆法院网等各级各类媒体上,也屡见荣昌法院的消息,使广大群众全方位、立体化认识到荣昌法院的司法理念,感受到荣昌法院的便民措施,领略到荣昌法院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成效。

  能动司法“晒”队伍

  2011年6月,郑明浩被县委组织部派到荣昌县盘龙镇挂职任镇长助理,从而有了更多机会了解法院能动司法服务基层的工作。

  8月的一天,郑明浩所联系村的贫困孩子黄兴桐家来了几名法官“亲戚”。荣昌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张光荣带领该院对口联系盘龙、远觉镇片区的下乡小分队的全体成员,为刚考上南京理工大学的黄兴桐,送来了1800元捐款,鼓励他好好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通过了解,郑明浩才知道,早在2009年4月,荣昌法院就建立了“百名法官送法进城乡”长效机制,将全院百余名干警分成11个下乡小分队,分别由一名院领导带队,与全县167个行政村(社区)聘请的便民诉讼联络员建立起分片包干的联系机制,采取定期走访、不定期电话回访等形式,对其进行纠纷化解指导、法律政策宣讲、矛盾纠纷调解、诉调对接协调及综合治理咨询,并通过走访群众,了解老百姓的司法需求,将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

  与此同时,该院2012年还拓宽了能动司法的服务渠道,实施了主动服务企业发展的“蓝天行动”,促进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的“润政行动”,在实际行动中展示荣昌法院干警立足审判,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良好形象。

  “晒庭审、晒文书、晒政务、晒队伍这四项活动的持续、全面开展,充分展现了荣昌法院执行阳光司法的决心和信心。”郑明浩说。(钟丽君 戴 羿)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重庆高院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
·重庆秀山检院:完善简易程序出庭制度
·重庆律师去年完成全员培训
·重庆:红绿灯智能控制形成“绿波带”
·重庆:工商部门规定食品流通摊贩须持证经营
·重庆启动法院公众服务网 可举报、信访、预约立案

·重庆启动法院公众服务网 可举报、信访、预约立案
·重庆合川心理服务技能疏解压力打开民警心锁
·重庆成立驻市看守所工作站
·重庆彭水自治县检院评选“优秀检察人才”
·重庆法院做实为公众服务十项“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