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年均结案252.2件保质压力大
北京朝阳法院内部挖潜同时吁请编制激励等方面支持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市朝阳区人大会议上,朝阳区人民法院院长李瑞翔报出了这样一组数字——2012年,朝阳法院收案量达到60670件,比收案量排在第二位的基层法院多出近1.7万件。记者了解到,这个数量级意味着,朝阳法院233名办案法官去年平均每人结案252.2件。
近5年来,朝阳法院每年的收案量在北京基层法院中均居首位,且以平均每年2000件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如何保证案件质量?如何激励干警队伍?如何尽可能减轻干警负担?带着这些问题,1月25日,《法制日报》记者来到朝阳法院一探究竟。
保障诉权为先年底收案不设槛
对于立案庭庭长夏劲松来说,2013年又将是一个不轻松的年头。“从去年的12月20日到现在,我们新立案件7000多件。根据往年经验,每年这个时段收案量在5000多件算比较正常。今年照这趋势下去,2013年的收案量还会有大幅增长。”
作为案件进入法院的第一个环节,夏劲松感觉担子很重。为保证审判工作有序进行,他既要合理均衡地为每个庭室和法官分配案件,又要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权,按照立案标准依法审查。
“每到年底都是法院立案庭最头疼的时候。”夏劲松告诉记者,往年,迫于结案率考核的压力,法院在年底往往会收紧立案,比如劝说当事人过了年底再来,案件立上后先暂缓分配案号等。久而久之,当事人也都知道,年底立案得过了12月20日,各个法院基本上都是如此。不过这样一来,立案工作的正常规律会被打乱,当事人对法院也有诸多不满。
针对群众反映法院年底立案难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逐年重视,在去年年底前还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级法院依法做好年底案件受理工作,严禁年底不立案、限制立案和拖延立案”。对于这几年一直试图走出年底立案“怪圈”的朝阳法院来说,这无疑更加坚定了信心。“虽然案件压力确实大,但法院工作必须要以符合审判规律和保障当事人诉权为原则。”从2012年起,朝阳法院年底立案再不设槛。
俩月变八个月加班时间越来越长
又到了12月20日,捱过了连续几个月日夜加班的法官们,终于可以稍稍松一口气。朝阳法院亚运村法庭副庭长尚莉莉迫不及待地回到父母家。席间,妈妈突然问:“你知道你多久没在家吃饭了?”尚莉莉有点惭愧地小心答到:“我年底这4个月确实比较忙。”谁知妈妈打断了她,说:“你已经8个月没在家吃顿饭了。”
8个月?尚莉莉有点被吓到了,可仔细想想果真如此。自从年中开始,基本上就保持着加班的状态,法官们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白天抓紧时间排庭、开庭,白天开不完就晚上接着开,周末时间再集中写判决。这多半年的时间,尚莉莉和她的同事们基本就是这样过来的。
亚运村法庭庭长俞里江对于朝阳法院越来越快的工作节奏有深刻感受。到法院工作10年,俞里江只在到法院的第二年休过一次探亲假。“刚到法院时,工作还比较轻松,为了完成年终结案任务,只要从11月开始加俩月班就可以。后来,加班日期慢慢提前到9月,再后来到8月,而去年,基本上连续8个月法官们都在天天加班。”
记者了解到,2012年亚运村法庭一线法官年人均结案296.9件,办案最多的法官结案数达到800件以上。
俞里江告诉记者,根据他10年审判工作经验,一名法官在满负荷运转情况下,年结案260件应该算是非常优秀。而当一名法官年结案量超过三四百件,必然意味着,他基本上所有业余时间都得用来工作。
创新审判管理高压力也要高质效
案件量大、工作强度高、队伍整体年轻化,这样的一种形势,让朝阳法院党组不得不想尽办法鼓舞干警士气,深入挖掘潜力,毕竟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审判任务是法院的“生命线”。
“对于这个问题,朝阳法院给出了两个答案:一是完善审判管理;二是加强党建工作。”朝阳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张雯告诉记者。
据了解,持续增长的案件数量、日益庞大的审判数据,加之对审判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带有行政管理色彩的工作机制已经难以适应审判管理的要求,这迫使朝阳法院必须在审判管理上想办法、谋出路。为此,朝阳法院专门成立了专业化审判管理机构——审判委员会办公室,在审委会的领导下,负责统管审判工作各环节,与院、庭长行政化层级管理相结合,通过统一开展数据统计分析强化审判工作的动态管理,通过加强对案件审理流程监控强化诉讼全程的过程管理,通过对各类争议事项专业讨论强化跨口统筹的业务管理,从而与其他管理部门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一体化审判管理格局,促进了审判工作的健康发展。
张雯说:“在目前法官普遍超负荷工作的状态下,审判管理既要强调刚性的管理,也要有人文关怀,尽可能多为法官们服务。”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朝阳法院在完善审判管理过程中更加强调法官主体地位,建立以法官为主体的案件质量评查体系就是措施之一。这套体系中核心的案件质量自律委员会全部由法官民主选举产生,负责对全部发回重审和改判案件进行评查,突出法官的自我评价。近3年来,自律委员会已经评查、抽查案件2400件,有力推动了审判质量的提高。而为了更好地帮助法官开展工作,朝阳法院在审判管理中还建立起了案件流程全程提示制度,即案件从进入法院后在各程序流转中,各审判职能部门均可对案件进行相关提示,有效降低法官审判风险。
但是,张雯也坦陈,从朝阳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朝阳法院案件量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会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法官面对的审判压力必将越来越大,要从根本上缓解审判压力,不断提升审判质量,恐怕还需要党委、政府等有关部门在人员编制、干警激励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记者李松黄洁)
·北京社区民警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北京围绕“两最”目标部署年度公安工作
·北京拥堵报警环比下降31%
·北京奖励举报非法烟花爆竹线索者
·北京试点市场化筹集公租房轮候家庭自行租房也可获补贴
·北京依法注销龚爱爱非法办理的户口
·北京依法注销龚爱爱非法办理的户口
·北京交通委谈打车难:出行应主要靠公共交通
·[视频]北京交管部门发布雾霾天气出行提示
·北京副市长:公交地铁低票价不会马上改变
·北京:正在研究阶梯水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