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基层基础

江苏南通民警传递爱 援建广西东兰老区

2013-01-26 10:59:2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今年冬天有着不同以往的寒冷。1月11日至15日,江苏南通民警再次走进广西东兰,为孩子们送去学习用品、羽绒服、手套等,让山里娃温暖过冬。

  是什么让南通民警和东兰老区人民,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

  这得从几年前的那场西南特大旱灾说起。

  因水结缘,1200余人有了“救命水”

  2009年下半年,广西东兰县遭遇百年罕见的三季连旱,许多山村人畜饮水告急,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严峻旱情惊动了社会各界。

  灾情同样牵动着千里之外的南通公安民警的心。市区2400名民警慷慨解囊,一天捐款26万元。

  “把全体民警的爱心善款使用好,把抗旱救灾工作做好。”南通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秦剑平特别要求市局政治部主动与东兰县公安局、东兰县抗旱领导小组联系,全力做好抗灾援建工作。

  次年5月,援建该县三石镇弄美、板文两个瑶族村寨的饮水工程项目正式启动。最终,6个水源点架设了3800米水管、建成了7个总容量1885立方米的水窖,解决了9个村民小组1200多人的饮水难问题。

  因爱延续,千余名学生有了温馨的“家”

  “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兴许就能拯救一个家庭!”在南通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陆玲玲看来,把微小放大,聚集一种力量,再小的善也是善。他们在东兰播下了一颗颗爱的种子。

  2010年8月7日,参加水窖建成仪式当天,东兰一些上不起学的孩子引起了南通民警的注意。南通民警代表当即决定与一批贫困孩子结对,资助每个学生每学年600元,直到大学毕业。随着爱心队伍的不断壮大,受助学生已达204名。

  水窖建成了,助学落实了,南通民警与东兰的感情也加深了。2011年6月19日,南通市公安局将东兰武篆中心小学确定为“爱心实践基地”,将东兰设为“红色文化教育点”,让更多民警有机会感受老区人民的革命精神。

  此后,为了改善“3个孩子挤一张1米宽的床铺、18个孩子蜗居10平方米房间”的状况,南通市公安局又捐资102万元援建学生宿舍综合楼——“南通公安连心苑”,解决了862名孩子住宿的问题;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南通民警集资29万元营养基金,让1000多名学生吃上了爱心早餐;为了让孩子的洗浴得到保障,启动“阳光计划”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如今,爱心的脚步仍未停歇。随着爱心行动的深入,南通市公安局又启动“阳光奖学基金”,对每学年排名前100名的学生每人奖励200元,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传递“正能量”,永远在路上

  这一次去东兰扶贫助学的爱心团队里,多了一名志愿者——南通隆正纺织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高波。

  “南通民警千里之外传美德,让我深受感动。作为南通人,我也想来尽一份责任。”高波说。

  高波这次尽的责任“含金量”极高,他一次向东兰、巴马两地捐出15万元助学金,用于扶持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他还专程慰问了那乙村和弄六村两个教学点的代课老师,把温暖送到了老师的心坎上。

  “虽然助学路上很辛苦、很平淡,却让我们很充实,让我们互相感动,让我们拥有激情。”几名接受采访的民警说,江苏、广西远隔千里,有的人一坐车就晕车,却能日夜兼程地赶路;有的人累了,就在车上眯一会儿、路边蹲一会儿;有的人家里也并不宽裕,碰到家庭困难的孩子,却毫不犹豫慷慨解囊……

  2012年11月5日,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子,但对于武篆小学四年级三班的韦荣来讲却不同寻常。这一天,她收到南通“爸爸”季建伟汇来的1000元钱。这是让她用来给父亲治病的钱。

  记者这次偶然见到了小韦。小韦让记者转告季爸爸——一定不负期望,更加努力地学习。

  “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求知成才,教育引导他们用知识回馈社会、帮助他人。这种爱心善举就是推动社会文明的正能量!”秦剑平说。(记者 赵家新 通讯员 刘春雨 曹钰华)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凡人善举大山深处谱写大爱 江苏南通民警集体献爱心四年不间断
·李小敏参加南通代表团审议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江苏南通:宣传画册让代表眼前一亮
·江苏南通交巡警正规化建设提升队伍战斗力
·“智能110”来到南通渔民身边
·江苏南通经济开发区检察院举办预防犯罪知识讲座

·江苏南通经济开发区检察院举办预防犯罪知识讲座
·南通公众法治环境满意率提升
·江苏南通:检察工作站促进和谐拆迁
·宁夏南通首办新法法律援助案
·南通崇川:首次讯问,嫌疑人就得到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