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广西

解读广西法院五年来工作亮点

2013-01-25 11:20:2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平安广西网 

五年来,广西法院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的进展

成就鼓舞人心 实现“七个新台阶”

1月24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罗殿龙向大会作法院工作报告。五年来,全区各级法院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全面履行审判职能,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的进展。

“审判质量效率迈上新台阶、司法改革取得新进展、文化建设成为新亮点、阳光司法取得新成效、司法研究实现新突破、基层基础得到新发展、队伍建设有了新进步”——罗殿龙晒出的这份“七新”成绩单,重点突出,亮点不断,赢得了人大代表的好评。

能动司法服务大局有新作为

【数字回放】:五年来,全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236143件、办结1218732件;其中审结刑事一审案件136613件,判处罪犯190435人;审结贪污贿赂和渎职犯罪案件3702件;判处罪犯5176人;审结各类民商事一审案件638313件;审结涉外民商事及海事海商案件1978件,办理涉港澳台司法事务1217件,审结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483件。

【工作回眸】:围绕主题主线,全区各级法院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依法高效审理了杨觉、廖福东等涉黑案件,贺州“5·02”灭门案等社会关注的重大犯罪案件。依法慎重惩处跨国犯罪和涉外犯罪,对菲律宾籍毒贩门多萨判处死刑并执行,维护了国家尊严和法律权威。依法严惩传销、非法集资、制假售假等经济犯罪,审结的韦开源等7人销售假药案,被评为全国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十大典型案例之一。出台应对金融危机、服务“两区一带”建设等指导意见,提升服务经济发展水平。公正、高效审理在调结构、扩内需、促转变中发生的各类案件,因案施策,充分运用破产重整等程序,慎用强制措施,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发展生产。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助推广西产业创新和文化发展繁荣。开展北部湾海洋经济和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法律问题调研,设立涉东盟国家案件专业合议庭,促进海洋经济健康发展。

【点评】: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宗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区各级法院始终坚持能动司法,紧紧围绕自治区中心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环境,着力服务经济发展、着力维护和谐稳定。《报告》明确提出,全区法院在新的一年里,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一步加强司法应对,搞好司法服务,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建设。

和谐司法执法办案有新成效

【数字回放】:五年来,全区法院共调解民商事案件306703件;审结行政案件19156件;三年发生的403108件交通事故纠纷,有85%在进入诉讼程序之前予以化解;来信来访由2008年的70998件(人次)下降到2012年的18147件(人次);对38374名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犯罪分子依法判处缓刑、管制或单处附加刑;妥善审理涉及妇女儿童的案件12068件。

【工作回眸】: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把调解工作贯穿到司法的全过程。积极开展“无讼社区、村屯”、“无讼边境”创建活动,运用民风良俗和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就地化解矛盾。强化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实行领导包案,深入开展“集中清理涉诉信访积案”、“万名法官带案下访”等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延伸工作职能,先后与24个行政职能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形成涵盖多个社会管理领域的工作网络,共同化解社会矛盾。完善诉讼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衔接。强化三级法院的联动配合,共同化解信访、执行积案。加强跨区域法院相互协作,有效解决跨省界案件纠纷。完善减刑、假释和社区矫正工作,为特殊人群重新融入社会创造条件。

【点评】:宗晴:全区法院不断加大和谐司法力度,深化审判机制改革,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努力探索广西边疆民族地区审判工作新路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建设。全区法院在新的一年里,将继续努力在“案结事了人和”上下功夫,强化“立案信访窗口”分流与化解矛盾的功能,加强诉前联动调解,努力用和谐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

司法为民便民服务有新拓展

【数字回放】:五年来,审结各类民生案件324884件;执结各类案件191974件,执结金额523.60亿元;减、缓、免困难当事人诉讼费1.04亿元;恢复、新建人民法庭36个,制定55条“阳光司法”措施和14项配套制度;制定40条司法便民措施。

【工作回眸】:坚持司法工作的群众路线,不断加大维护民生力度,有效回应人民群众司法新期待。依法妥善审理民生案件。建立“绿色通道”,对民生案件优先立案、调解、审理、执行。建立执行威慑、救助、信用信息共享等机制,积极开展反规避执行等专项活动,全区法院全部建成规范统一的诉讼服务中心,向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推进便民利民诉讼网络建设,开设假日法庭、农忙晚间法庭、圩日法庭,加大巡回审判力度,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加大司法救助力度,设立刑事被害人、涉诉信访人救助资金,彰显司法人文关怀。创新司法公开方式方法,推进庭审同步录音录像、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和庭审网络直播,作出阳光执行十项公开承诺,保障当事人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面推行减刑、假释案件公开开庭审理,举办“法院开放日”,加强人民陪审工作,让社会各界更多参与、监督审判工作,推进司法民主。

【点评】:宗晴:在维护民生方面,全区法院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及时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报告》明确提出,今后要不断加强为民司法,在保障民生上下功夫,妥善解决好当事人的合法合理诉求,特别是做好涉诉信访工作,妥善化解矛盾。

廉洁司法队伍建设有新举措

【数字回放】:五年来,通过业务培训干警10万多人次;全区法院共查处违法违纪案件46件55人,比前五年分别减少70.70%和72.22%。

【工作回眸】:把队伍建设作为法院工作的根本,以铁的纪律,着力打造忠诚可靠、司法为民、务实进取、公正廉洁的法官队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精神,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党组织建设年”、“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等活动,把支部建在庭上,实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全覆盖。坚持民主集中制,抓班子带队伍,切实转变作风,落实“一岗双责”,营造风清气正、奋发向上的浓厚氛围。开展“五项竞赛”(调解质量、结案均衡度、办案标兵、精品案件、优秀裁判文书竞赛),“五个一百”(百名办案标兵、百个精品案件、百份优秀裁判文书、百个有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百名先进个人)和示范庭审评比,切实提高法官司法能力。加强党性党风党纪和司法廉洁教育,明查案件,暗访作风,严格规范司法行为。

【点评】:宗晴:司法能力提升是全区法院的一项重点工作,我们主要是通过打牢法院队伍的基础工作来提升能力,包括抓好党建队建工作、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加强培训工作、注重廉政建设等。《报告》提出,今年要继续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的工作总体思路,切实转变司法作风,抓好中央“八项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六项措施”和自治区党委30项具体要求的落实,确保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

记者 魏素娟

[责任编辑:李家亮]
相关报道

·记广西法院“优秀法官”罗豪
·广西法院对百余新领导干部进行警示教育
·[视频]广西法院“精品案件”评选活动结束
·广西法院“阳光司法”促反腐倡廉建设上新台阶
·广西法院利用东盟优势 打造司法品牌
·广西法院一审服判息诉率近九成

·广西法院一审服判息诉率近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