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为打车难犯愁?来试试手机应用软件叫车吧。最近,多款打车软件在手机应用商店里人气颇高,手机软件叫车靠不靠谱?记者进行了体验。
手机呼叫,加上5元,出租车真的来了
1月23日,记者在手机上安装了一款名为“嘀嘀打车”的软件,点击图标,弹出提示:“是否允许获取位置信息”,选择同意后,一张地图显示出记者所在区域,一个蓝色圆点精确标记位置,许多橙色出租车图标在道路上浮动。在页面下方,有两个选择按钮“预约用车”、“现在用车”。
记者点击“现在用车”,输入手机号码后收到短信验证码,完成注册。在“愿意加价”一栏,有4个档次,分别是0元、5元、10元和20元;在“愿意等车”一栏,可以选择10分钟或者20分钟。
15时,记者先选择加价0元、等待10分钟,然后按住话筒,录入语音“我在朝阳路,要到姚家园路七彩市场”,60秒倒计时后,没有应答。
记者又重新选择“加价5元”,30秒后清脆的音乐响起,来自“金建出租”的司机高师傅应答。软件提醒,这位师傅的接单数为5,好评数也是5,还有他的手机号码。屏幕显示,一个出租车图标正在国贸桥下移动,距离1.9公里,大约需要5.7分钟到达。同时,系统发来短信,“请耐心等待车辆到来。如有特殊情况离开,请提前告诉司机。爽约可是要遭投诉的哦!”
15时10分,记者在朝阳路与西大望路交叉口接到了高师傅的电话,他说正在路口等红灯。很快,记者坐上了高师傅的车。
高师傅说,他觉得这款软件不错,刚装两天,已经接了5次活儿,有两个去机场的活儿没有加价,路途长,他也愿意拉。 “如果乘客提前打车走了怎么办?”“不管是司机还是乘客,违约会被封号!你看,我也是打着暂停标志,一路过来接你的。”高师傅说。
下车付费时,打表21元,再算上加价叫车的5元,记者一共付给高师傅26元。不过,高师傅告诉记者,如果是高峰期,他就不拉这单活儿了。碰上堵车,从国贸桥过来要20多分钟,加5元没啥优势。
16时30分,当记者要从姚家园路返回时,路上已经开始拥堵,盯着打车软件守了10多分钟,尽管已经加价“10元”,还是无人应答。
不少人愿意尝试这种叫车方式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打车软件有10多种,有些只能在某个城市使用,有些服务范围覆盖数个城市。据介绍,“嘀嘀打车”已经与北京20多家出租车公司合作,覆盖出租车6000多辆,使用乘客达到了10万人次。
从运营模式上看,这些软件大同小异。“嘀嘀打车”的开发者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卓然说,“嘀嘀打车”是完全免费的,软件本身不直接收取费用。另一款打车软件“摇摇打车”则可以通过“付费”和“充值”两种方式使用,会员可以通过平台预付费。
从功能上看,打车软件搭建了乘客和司机需求对接、信息交流的平台,并通过多种约束机制确保双方高效沟通。司机需要填写姓名、手机号、所属公司、准驾证号、车牌号等信息,才能通过审核。
与出租车调度台相比,自愿加价是打车软件的特色。但在采访中,有不少出租车司机担忧这样的加价会惹麻烦。开了8年出租车的周师傅说,尽管他认为现在高峰期出租车收费太低,但规则就是这样,不能随便坏了规矩。
对此,卓然说,加价类似小费,推出这项功能,主要是因为调研中不少乘客表示“只要能打到车宁可加钱”。但目前通过他们完成的服务之中,70%是不加价的。
汇佳律师事务所律师邱宝昌不认可打车软件的加价模式。他说,表面上看是乘客自愿加价,实际上不是真正的自愿,只是无奈之举。如果打车软件大规模使用,还会在出租车司机中形成“加价就走,不加价就不走”的示范效应。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不少人均表示乐意尝试这种新鲜的叫车方式。(记者 智春丽 胡安琪)
·广州严禁出租车司机春节自驾承包车返乡引热议
·北京市政协委员:缓解“打车难”需改善出租车司机待遇
·上海开展“啄木鸟一号”克隆出租车专项整治行动
·各地百姓抱怨打车难 出租车经营模式有待完善
·出租车挑客拒载不打表 打车难“顽疾”显现
·北京“的哥”:上万出租车高峰躲期
·北京“的哥”:上万出租车高峰躲期
·[视频]记者体验:正规出租车司机的一天
·北京重拳治理出租车违规行为
·陕西西安12115辆出租车将换上智能顶灯
·[视频]正规出租车 “宰你”同样没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