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时期调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的一场革命!”对于发端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以建立调解网络、完善调解体系、充实调解队伍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管理创新改革“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有关专家如此评价。
据介绍,在“大调解”框架的作用下,敖汉旗各种社会矛盾得到及时有效化解,民转治安、民转刑案件明显减少,特别是命案发案数量大幅下降。“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在这里扎实推进,给敖汉旗的矛盾化解和平安创建带来了全新的变化。
整合资源形成化解矛盾合力
“让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乡。”这是敖汉旗提出的解决社会矛盾的预期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敖汉旗建立完善了旗、乡、村三级“大调解”工作网络:在旗一级,建立敖汉旗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领导机构,下设办公室和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中心;在乡一级,建立健全乡镇(苏木)街道排查调处网络,依托综治工作中心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整合法庭、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等部门资源,形成社会矛盾化解的合力;在村一级,建立健全嘎查村(社区)排查调处网络,并在综治工作站设立调处室,每个联防组设一名纠纷信息调解员,小问题及时发现解决,大问题及时分流疏导。同时,由人事、住建、卫生等部门牵头,分别组建了化解劳资、房屋征收、医患等方面纠纷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通过调解渠道,处理行政纠纷和与行政管理相关的民事纠纷。
据统计,至2012年10月底,敖汉旗调处各类民间矛盾纠纷6059起,成功5922件,成功率98%。
公调对接调解采取三种途径
2010年1月,公调对接的第一个试点——敖汉旗公安局新惠城区派出所联调中心应运而生。
联调中心的具体调解方法主要采取三种途径:一是出警调解。因民间纠纷引发的警情,联调中心工作人员同派出所接处警民警一起出警,进行现场调解;二是预约调解。现场调解不能奏效的,联调中心首先控制矛盾激化,再将双方当事人预约到联调中心,组织调解工作;三是主动化解。联调人员与社区民警共同编组,深入社区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主动调解潜在的矛盾纠纷。
联调中心成立以来,联调工作显现出独特的优势:超前预警发现纠纷“早”,反应迅速赶赴现场“快”,认真负责调查工作“细”,以心换心化解矛盾“诚”。
2010年1月至今,联调中心现场调解纠纷800余起,立案调解各类纠纷350起,制止群体性械斗6起,防自杀事件10余起,防民转治安案件120余起,防民转刑案件11起,社区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39起。
“云”对接模式渗透覆盖全旗
在公调对接思路的启发下,敖汉旗连续探索推广了诸如诉调对接、检调对接、访调对接以及与地区、单位、行业等变单打独斗为普遍性强强联合式的“云”对接模式。
所谓诉调对接,就是法院与司法联合;检调对接,就是检察院与司法联合;访调对接,就是信访与司法联合。
“云”调解的主阵地,已经覆盖全旗的法律援助网络。敖汉旗依托乡镇(苏木)办事处司法所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17个;在村嘎查设立法援联络点232个,确定信息员2388人,法援志愿者队伍44人。
2009年前3年,敖汉旗年发生命案均在十五六起左右,但2010年以后,年发命案仅有四五起。2012年仅发生3起,创下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命案发案数量的最低点。
通讯员 梁国强 曲广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