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一大早,宜兴市太华镇桥下村农民张战元就赶到镇劳动保障所,要将自己的新农保转成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参加这个保险,看病报销多,以后拿的退休金也多。”41岁的张战元说。
其实,这两年身边不时有人转社保,但由于职工社会保险一年缴费比新农保加新农合的保费高出近6000元,张战元有点舍不得。真正让他下决心的,是去年邻居陈云西生了一场大病。
去年底,陈云西因感冒引起肺结核在宜兴市人民医院住了半个月,花去15600多元,参加社会保险的他在医保卡报了85%,加上个人账户上的几千元钱,最终自己只掏了2450元。张战元两年前也曾住院,花了6000多元,用新农合卡也就报了2000多元。“现在农村生活条件好了,大家最怕生病和养老,如果有更高水平的保障,只要承受得起,还是愿意参加高保障。”张战元说。
作为无锡农业人口最集中的县级市,宜兴这两年不断有新农保农民转到城镇职工社保。市社保中心主任王洪忠说,宜兴从2005年起就推行新农保,最高峰时参保人数有22万人,这两年参保人数逐年下降,“每年从农保转城保的人数在3000人左右。”
宜兴只是全省农民社保“农”转“城”的缩影。来自省人社厅的最新数据显示,前年底,全省新农保参保人数为1557.36万人。至去年底,全省新农保实现全覆盖,但参保人数却为1479.41万人,下降了77.95万人。省人社厅农保处处长徐庚乾解释说,人数减少的根本原因是很多原来参加新农保的农民转而参加企业社会保险。
按国家现有参保办法,城镇企业职工参加企业社会保险,城镇居民参加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农民则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目前,我省新农保基本养老金是70元,如果算上个人缴费,一般60岁以后每月退休金也就100多元,而我省企业职工月平均养老金现为1815元。新农合主要保大病、保住院,报销比例也远低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农民希望参加待遇更高的企业社会保险。几年前,苏南地方政府就适应这一诉求,创新政策,为农民转城镇社会保险大开绿灯。苏州2004年制定出台了农村和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省级层面也在积极探索。2007年,我省在国内率先修订地方法规,取消了社会保险参保的户籍限制,把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规定改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规定,将各类企业,包括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所有人员全部纳入参保范围。农民只要到企业上班,企业就得为其缴纳社会保险。
作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举措,苏州这两年加快“农保”转“城保”的进程。到去年10月底,苏州最后12.7万新农保参保人员全部并入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加上此前150万农保参保者转入企业养老保险,苏州已彻底告别新农保。
太仓沙溪镇松南村32组农民陆小妹是“农”转“城”的直接受益者。3年前退休时,她将自己参加了13年的农保按当地政策折算成城保,并花了3.1万元,补缴满城镇企业养老保险规定缴费年限费用,按城保待遇退休。如今她每月的退休金是910元。“如按农保拿,现在每月只有100多块钱。”只有小学文化的陆小妹算盘打得很精,她说按现在每年10%的养老金增速,自己参保缴费的钱5年就能收回。
徐庚乾认为,苏州的做法对省内其他城市有示范作用。“苏州城乡社会保障差别已很小,农民看病、养老金待遇和城里人没什么差别。”
“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首先要从改善民生做起,创新社会政策,提高保障水平,让更多农民同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长期研究社会保障的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邹农俭说,江苏经济水平全国领先,有条件在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方面进行探索。苏中、苏北一些地方也应创造条件,为农民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供便利。(记者 黄红芳)
·逐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 陈润儿出席长沙市残联第五次代表大会
·公平正义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基石
·财政部:明年将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详解明年热点问题
·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宁夏制发500万张社会保障卡
·拉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规范救助管理运行机制
·安徽: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言献策
·天津完善社保制度 让群众享受更好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