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各地经验

天津近郊一个大型居住社区宜居环境的调查

2013-01-23 11:05:0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天津日报 

    3

    居委会搭建交流平台

    村委会营造宜居环境

    双街村建成了老年活动中心、图书馆、健身基地、街心花园、村民学校、文化活动室等一批文化设施。不只允许村民来此活动,也向所有当地外来居民敞开大门。

    冯长珍是北辰区双街镇双街新家园居委会主任,手下有10名工作人员。别以为双街居委会是个芝麻般不起眼的小部门,可它管辖范围居然有6446户,人口数量3万人之多。

    本市农村偏远地区,一般普通镇的总人口也就3、4万人。双街居委会人口之多堪称全市最大的居委会。因此,有人戏称冯长珍是镇级居委会主任。虽说双街居委会管辖范围广,工作量和难度都很大,但是它并不属街道办事处管理,而是归属双街村领导,实属编外的居委会。

    要处理多个小区、数千户居民的大事小情,冯长珍和其他居委会工作人员总是感觉有干不完的事,时间也总是不够用。无论是关照孤寡老人、帮助残疾病人,还是调解家庭矛盾、解决邻里纠纷,只有群众有要求,居委会的工作人员都是及时有求必应。为了尽快熟悉不断有新搬进小区的外来人员的情况,她们经常利用晚上居民下班在家的机会上门走访、登记。

    说起掌握的居民组成情况,冯长珍掏出本来,如数家珍:“新家园小区一区现有1116户,其中来自市区201户、703人,来自外省市260户、782人,来自北辰区162户、594人,来自本镇360户、1123人,来自本村160户……”可见其工作细致入微到家。

    据她介绍,在外来人口中,来自市中心城区和外省市的占半数之多。他们选择落户双街,有的是因在当地企业工作,有的是为了退休养老,有的是因城市拆迁,有的是为照顾儿女上学等等。其中外省市的人口分别来自十几个省市,北到哈尔滨,南至海南岛。他们选择双街,看中的是这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生态环境好,交通便利,拥有城市和农村的双面优势。

    为了让来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外来居民与本村群众和睦相处,双街居委会千方百计创造双方交流沟通的机会,主要途径就是搭建文化活动平台。他们充分发挥外来人口中人才济济的优势,鼓励有文艺特长者挑大梁,带动居民群众活跃文化生活。

    目前,长期坚持活动的有靓丽文艺健身队、鲍式太极拳武术队、揉力球队等,其中健身队员中一半是村民,一半是外来居民,大家像亲人一样,互帮互学。他们还先后举办了“魅力双街”大型文艺演出、双街杯传统武术大赛、幸福领秀才艺大赛、镜头中的美丽双街摄影展和居民书画展等多项文化活动,吸引广大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有效增进了村民与外来居民的邻里友情。

    为构建和谐社区,双街村投资建成了老年活动中心、图书馆、健身基地、街心花园、村民学校、文化活动室等一批文化设施。不只允许村民来此活动,也向所有当地外来居民敞开大门。每天茶余饭后,操着不同口音的居民们在这里休闲健身,读书学习,陶冶情操,不亦乐乎。

    村党委副书记刘春东说,“这么多外来居民聚在一起,让大家和睦相处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经常教育村民,不能仗着是本地人,就自高自大瞧不起外来居民,更不能称王称霸,形成帮派,欺负外来居民。大家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就是朋友、亲戚。可以说现在双街社区内的居民都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和谐快乐。”

    为了让外来人口搬进来,留得住,双街村充分发挥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优势,统筹兼顾,兴建一座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双街模范小学,还兴建一座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花园式双语幼儿园,为中老年人开展文化活动提供资助,建立社区治安联防队营造安全的生活环境,还主动帮助外来居民家庭解决子女就业、上学等困难。

    2010年,双街村利用地处北运河畔的独特地理环境,投资4000万元沿河建成一座占地50亩的名为“紫御园”的休闲公园,其中,为满足一部分文化层次较高的外来居民的需求,专门建成一处供居民吹拉弹唱的有古典风格的文化长廊。

    良好的居住条件,优美的生态环境,齐全的商业设施,便利的交通网络,和谐的邻里氛围,一起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据刘春东讲,去年以来,先后有20多位外来居民中的退休老党员主动找到村党委,要求把党组织关系转到双街来。他兴奋地说,“虽说转来的党员多了,给组织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负担,但是,村党委领导们都很高兴,党员多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就更强了,他们在参与引导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将发挥出更好的模范带头作用。这说明,外来居民真的把双街当成自己家了。”

    ■记者 何会文 摄影 陈立兴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沈阳和平在89个社区设立谈心室
·福建法院启动“司法进社区”活动
·济南:“六进”+“一进”为社区平安加分
·山东烟台:以“民本警务”引领“社区六进”
·青岛:“三二一”工作法加强社区警务工作
·新疆35个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新疆35个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烟台福山:以“民本警务”引领“社区六进”
·济南:“六进”+“一进”为社区平安加分
·福建法院启动“司法进社区”
·深圳首批社区消防警务室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