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各地经验

天津近郊一个大型居住社区宜居环境的调查

2013-01-23 11:05:0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天津日报 

市民考察双街村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天津城郊接合部诞生许多新型居住区,大批中心城区居民或外埠来津人员纷纷选择在此落户定居,与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成为邻居。这种新颖的居住模式改变了以往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相互割裂的二元生存状态,成为近郊城镇化建设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然而,来自天南海北、五湖四海的人员汇聚在一个社区居住,不同的地方语言,不同的民族风俗,不同的从业身份,不同的文化层次,相互融合、碰撞,怎样和睦相处、和谐共生?作为一道新课题,考验着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社会管理能力。

    1

    城镇化吸引外来人口

    各地人员混居成常态

    大批外来人口迁移新城镇给当地带来资金流、人才流、项目流,增加了社会活力。同时,外来人口增多,也给当地的计划生育、治安等社会化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驾车由市区沿京津公路往北行驶十几公里,刚过引河桥,公路两侧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便映入眼帘。走进一看,街道整齐,商铺林立,车来人往,繁华如市。大型超市、品牌专卖店、麦当劳、上岛咖啡等一些大城市常见的招牌在此随处可见。

    如果不是有人指点,外来者一定会以为这里是大城市的一部分区域,其实,这片城市化区域属于正经八百的涉农区县——北辰区农村,沙庄子村、双街村、柴楼村,沿京津公路一字排开。那些漂亮、威武的高楼大厦都属于这几个村营建的。

    然而,十几年前,双街村一带还是一派穷乡僻壤的落后面貌,处处可见低矮的平房,尘土飞扬的街道。

    是改革开放政策让这块城郊接合部地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就拿双街村来说,他们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通过出让闲置土地换取巨额补偿金,开发建成全区第一家村级工业园,积累起第一桶金。随后,紧紧抓住政府鼓励农村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机遇,实施旧村平房改造,投资建设多层住宅楼。

    2001年,拥有627户村民的双街村建成15万平方米的双街新家园,一部分村民搬进了宽敞、新颖、舒适的楼房,彻底告别了落后的居住环境。之后又开发了双街新城、城际美景两个住宅项目。2009年该村又开发建成了15万平方米的双街新邨居住区。至此,所有旧村平房全部拆除,全村群众全部搬进楼房。如今,双街村与国耀集团联手打造的40万平方米“上河城”生态居住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

    据双街村委会负责人介绍,该村近年来共吸引市中心城区、外埠、本区和本镇等外来人口2.8万人,使本村区域内居住人口总数超过3万人,成为全市最大的村级居住社区。

    紧挨着双街村的沙庄子村和柴楼村紧抓城市化发展机遇,纷纷加大城镇化建设步伐,先后建起万源星城、柴楼新庄园等一批住宅小区。大批外来人口的涌入,商业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备,使这一带越来越呈现出城市化氛围。

    其实,不只是双街一带如此,像西青区的中北镇、东丽区的华明镇、津南区的八里台镇等一大批城郊接合地的新城镇,都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演变成为颇具魅力的移民新区。据有关业内人士估计,近年来,城郊接合部一带新城镇至少有十几万外来人口迁入。

    双街镇政府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批外来人口迁移新城镇给当地带来资金流、人才流、项目流,增加了社会活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外来人口增多,也给当地政府和村集体的计划生育、治安等社会化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的确,当大批操着不同方言口音、有着不同风俗习惯、具有不同社会地位和文化层次的人聚在一个区域居住,成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极易造成矛盾,发生问题。和睦相处,和谐共生,成为农村建设新型城镇社区必须迫切思考的重要课题。

    据了解,近年来,本市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示范小城镇建设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四批49个示范镇试点主要集中在近郊,已累计开工4400万平方米,竣工230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500亿元,有45万农民喜迁新居,实现了安居乐业有保障。2013年是示范小城镇建设的攻坚年,各区县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年内完成新开工农民安置住宅1000万平方米,竣工80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600亿元。届时,除了还迁农民由平房搬进楼房外,还有大量商品房供外来人口选购。

    市农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加快,大批新城镇的诞生,外来人口与当地村民混居情况将是一种常态化现象。各区县要把新城镇的社会化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城镇化建设顺利进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沈阳和平在89个社区设立谈心室
·福建法院启动“司法进社区”活动
·济南:“六进”+“一进”为社区平安加分
·山东烟台:以“民本警务”引领“社区六进”
·青岛:“三二一”工作法加强社区警务工作
·新疆35个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新疆35个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烟台福山:以“民本警务”引领“社区六进”
·济南:“六进”+“一进”为社区平安加分
·福建法院启动“司法进社区”
·深圳首批社区消防警务室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