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与不行,工作上见!”
第四次采访,是在陈永山家。从塘沽到宝坻区再到河西区,陈永山带队连续攻克了4起命案,其中3起都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他元旦前后连续半个月没有回家。
这是个原本就不大的两居室,简单而温暖。为了把阳面的卧室腾给从宝坻农村来过冬的父母,他们两口子挤到了餐厅里。妻子下岗多年,后来在一家公司补差当会计,每个月挣1000多元,现已退休。她这样形容陈永山:“一个人如果长期在某一种状态里,你让他脱离,就会难受。陈永山就是一直离不开案子。”
管着全市的大案件,陈永山在很多人眼里是个“干部”。但所有熟悉陈永山的人,都明白他的正直。女儿小升初,考得不好,有同事主动帮他“找路子”找到了一名校长,结果等了许久,陈永山都没有露面……“人这一辈子,够吃够穿就行,别有过高的要求。穿名牌不能让别人对你高看一眼。行与不行,工作上见!”陈永山认真地说。这个曾赤手空拳面对一个大案中两位犯罪分子罪恶的枪口,最终说服他们放下武器的共产党人,不讲大道理,但开口就让人信服。
当初,从消防部队转到刑侦岗位,30岁的陈永山连简单的取笔录都不会。他的第一份调查笔录,认认真真改了11次。不间断的学习让陈永山在刑侦重案侦破领域越走越宽。即使是现在,在他的床头,依然摆着电脑方面的书籍。2012年,一位塘沽的保险代理人被骗到北辰区后被杀害。犯罪嫌疑人极为狡猾,民警找不到第一现场就很难将其绳之以法。结果还是陈永山,用他的电脑知识在某个论坛里发现了租房线索,并很快按图索骥找到了杀人案的第一现场。
“1996年12月20日,一名中学生被绑架撕票。1997年5月23日我们才抓到凶手,整整用了153天……”至今,很多已经走上领导岗位的刑警,都忘不了案件侦破当日,陈永山的悲伤和眼泪。这些案件,在陈永山脑海积淀,成为一串串永不磨灭的数字。
随他从宁河县办案回市区,在东丽区华明镇附近,陈永山曾让司机停车,站在一块小土坡上长时间凝视远方:“这里,发生过一个性质极为恶劣的案件……这样的犯罪分子,我一定要抓住他!”
记者手记
吃苦方能吃香,有为才能有位。
即将年满59岁的陈永山,一个快退休的老刑警,如此执著于公安事业,数十年如一日带队侦破了数千起重案要案。一次次孤身涉险,一次次剥茧抽丝,风风火火,风尘仆仆,风餐露宿,风雨无阻。个人得失,一身病患,都付之笑谈中。
曾有人问他,为什么到了这个年纪还“不”觉得累?他说:“这种工作不是我一个人在干,好多时候我在办公室,我们的普通民警却在冰天雪地里蹲堵,所有天津公安人都是这样拼,使命催着我们不断向前!再说我是领导,更不能显得累,要让大伙看到我就有精神,有依靠,有干劲!”
“凡事都要踏踏实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塌实的工夫”。李大钊的名言,陈永山或许并不熟知,却是他几十年身体力行的追求。(记者 罗骏 记者 孙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