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就是事物的细小环节或情节。俗话说,文因细节而生动,人因细节而完善,事因细节而成功。所以,细节虽小,但却不容忽视。
前不久,某地政府网站开通政务平台,笔者遂将一项关乎社区安全的问题予以反映。几天后,再度上网查看,发现自己和其他市民反映的问题都得到了及时回复。但是,这些回复用词太过模糊,大多都是“近期、尽快”等字眼,而且这些问题具体谁来解决、究竟如何解决也无明确告之。见状,笔者多少有些失望,难道就不能把反映的问题回复得更详尽一点、给群众吃下一颗定心丸吗?而且,这样的现象并非特例。笔者发现,其他一些地方的政务平台上,针对群众反映问题,相关答复同样含糊笼统,甚至模棱两可。
何以如此?个中原因,恐怕主要是一些政府部门或工作人员担心把细节写得太清楚,万一工作中遇到困难,无法如期完成,届时难以交代。而表象背后,则暴露出工作中一种责任心的缺失。
有句话说得好:“认真可以把事情做完,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上述事例,正是因为责任心的缺失,使群众看不到应该有的细节,导致回复流于形式、成为空话。可见,细节是决定工作成败的关键,没有细节,工作就会大打折扣,无法落实到位。长此以往,不仅有损政府形象,而且还会助长办事马虎、工作拖沓的不良风气,危害不可小视。
所以,落实工作,不仅需要有自觉自发的行为,更要有苛求完美的“细节”精神。面对具体工作,要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把存在的问题摸清楚,继而掌握详细情况。在此基础上,还要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重点,列出解决问题的时间和人员,明确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标准,并且加强监督检查。只有具体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认真把工作做实做好,才能真正让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