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阳光飞龙电子厂题记:贵州阳光工程,对于戒毒人员恢复做人的尊严,恢复做人的人格权利,恢复正常人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希望通过各种手段尽快让那些同样受过创伤的群体,让他们尽快回归社会和家庭,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阳光工程是贵州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的有益尝试。
作为贵州省“阳光工程”的集中安置点,遵义县阳光飞龙电子厂,占地2000平方米,由政府扶持100万元修建,内设员工食堂、棋牌室、阅览室、治疗室等,车间可容纳200余名工人作业,在这里工作的戒毒康复人员可领到930元的保底工资,该厂生产出来的电子产品主销东南亚国家。
阳光飞龙电子厂厂长冯沛休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仔,初中毕业后外出广东深圳打工,学会掌握了电子器件的生产流程和技术。积赚了部分资金后,来到了地理位置相当优越的遵义县城南白镇,开办了一家飞龙电子厂,专门生产手机耳机,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去年,贵州创新推出“阳光工程”,遵义县禁毒办和南白镇认为冯沛休这个项目技术含量不高、手工密集型生产,非常适合吸毒人员等弱势群体就业,就选准他为合作伙伴。
被问及是否考虑过以后的发展,冯沛休说,前不久,遵义县司法局的同志到厂里举办了劳动政策法规讲座,目前厂里这种产品的利润本来就不高,如果按照规定的每周上5天,每天8小时,员工的工资就会降下来;如果厂里再让利,则要亏损。冯沛休目前主要考虑的是准备贷点款,创自己的品牌,再申报专利,让员工的工资有保证。
人民网记者与遵义阳光飞龙电子厂员工座谈
阳光飞龙电子厂厂长冯沛休接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