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底,国家环保总局专家组对我市主城14条次级河流整治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这是我市创模工作的一大亮点。此前,这些污染严重超标的次级河流曾是沿河居民的“心头痛”,也是全市创模路上的“拦路虎”!
“老百姓的急事、难事,就是我们反映呼吁的重点事。”几年来,政协委员为之呼吁不停,建言献策,跟踪视察,最终促进问题的根治。
这是民情民意通过市政协呼吁得以解决落实的生动案例。2008年以来,市政协倡导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关注民生,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畅通民情民意直通车,为党和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
提案督办:一追到底见实效
作为市政协提案委主任李昌伦深知,主城14条次级河流治污成效,与市政协持续不断跟踪督办相关提案不无关系——面对主城次级河流污染这一环保“老大难”,2008年,市政协城环委将此作为重点议题进行专题调研。
此后,委员们展开了长达4年的追踪督办之路。在2009年召开的市政协三届二次全会上,市政协城环委提交了《关于切实加大主城区次级河流污染整治力度的建议》集体提案,呼吁全面启动实施主城区次级河流整治工程。2010年12月,市政协提案委对主城几条次级河流开展视察并在2011年市政协三届四次会议期间,及时提出了《关于加大主城区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工作监督力度的建议》的提案。直到治污工作取得进展,河流水质逐步改善之时,政协委员们仍没有停止“跟踪”的步伐,在2012年市政协三届五次会议上,九三学社重庆市委提出了《关于建立主城区次级河流污染防治长效机制的建议》。
经过几个连环式重点提案的连续督办及跟踪督办,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工作有效推进,主城区14条次级河流已基本实现了水质达标要求。
提案是反映民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开展民主监督的有效方式。提案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对重点提案重点督办,一抓到底,跟踪问效正是本届政协提案督办方式的重要创新。
正是在一次次务实的提案督办中,不仅使重点提案在解决民情民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明显成效,而且也促进了市政协委员提案质量的提高。据悉,五年来市政协共收到提案8791件,经审查立案7787件,立案率88.6%。其中,所立提案,已经解决或采纳的4868件,采纳落实率为62.5%,提案者对办理结果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的7583件,满意率为97.4%。
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此问题有可能导致群访事件!江津区李市镇两万多群众急盼实施农网改造!”2009年6月,一份写有“急”的社情民意,由江津区政协上报到市政协。
该社情民意反映,江津区李市镇部分村庄由于没有实施农网改造,多年来一直承受着“天价电”:平均每度电价格在2元以上,有的达二三十元,最高竟达61.9元。得知这一情况后,市政协办公厅当即以《社情民意》专刊形式,直报市政府主要领导。市政府主要领导立即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迅速研究解决。当年9月28日,江津供电公司启动当地的农网改造,实现抄表到户,李市镇3万群众从此告别“天价电”。
“社情就是社会的热点、难点、焦点,民意就是民情、民生、民心。”市政协副秘书长陈义华表示,社情民意信息渠道,起到下通社会各界、上达中央的作用,近五年来,市政协社情民意坚持为群众反映意见,充分发挥通过反映社情民意,发挥政协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方面的作用,使一些久拖未决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通过反映社情民意《关于在三峡库区实施“渡改桥”工程的建议》,推动了我市“渡改桥”工程的实施。到2012年初,全市已完成3个渡改桥项目,19个在建,累计完成投资7281万元。
2009年上半年公交客运票价涨价的问题引起全市广泛关注,市政协收集到党派、主城区政协、委员们的20多条信息,及时报送市委、市政府领导,建议得到采纳,票价暂缓上调。
据介绍,5年来,市政协共收到社情民意信息33935条,采用了10258条,编发普刊1825期、专刊207期,转送及报转4974期。据不完全统计,有402期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批示,有221期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其中24期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回复,为中央、市委和市政府领导全面掌握实际情况、研究复杂形势,推进决策的科学民主,群众困难问题的解决、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记者 戴娟)
·重庆检察院第四分院干警看望“失依”孩子
·重庆检察院二分院:"四个衔接"化解社会矛盾
·重庆召开司法行政工作会议要求 增强正能量推进三大建设
·重庆全方位打防侵财违法犯罪活动
·重庆渝中区启动194栋老旧商业楼宇改造
·重庆全方位打防侵财违法犯罪活动
·重庆全方位打防侵财违法犯罪活动
·重庆渝北:“两会”现场不怕拍砖
·重庆武隆:首次召开庭前会议
·[视频]重庆:深化平安建设
·重庆召开政法工作会议刘学普要求 提高司法公信力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