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终岁尾,是“两抢一盗”、诈骗等侵财型犯罪的高发时段。1月21日,记者从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获悉部分“年关案例”,邀请警官王峰进行解读,提示市民年关防诈骗、防盗抢等注意事项。
不要轻信“莫名转账”
防诈
2011年,李女士接到一自称是“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的电话,称李女士的信用卡在南京市透支。李女士因害怕自己钱财受损,连忙向对方提供的手机银行汇款近10万元。随后,再联系,对方电话已无法接通。
真实案例
“假称犯罪”+“安全账户”+“各种理由让你把资金转账的行为”=“电信诈骗”。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短信或电话,对于接到要求转账的莫名电话,一律不必理会,以免上当受骗。
警官解读
防骗
被索要彩礼应仔细甄别
去年春节,张丽(化名)与丈夫马某想出个馊主意,假装自己离婚,和别人订婚骗点彩礼钱。随后骗取了曹某的一万元彩礼钱。曹某意识到受骗后向警方报案。
真实案例
遇到类似情况,当事人一定要仔细甄别媒人或婚介所,尤其不要急着付彩礼,可以先交往一段时间,了解对方人品和真实情况,避免上当受骗。
警官解读
应对技术开锁可用障眼法
赵先生下班回家时发现家中被盗,经现场勘查,犯罪嫌疑人系白天技术开锁入室。据警方介绍,一些盗贼瞄准开放式小区,一般选择白天作案,发现屋内没人,他们就下手,实施入室盗窃。
市民要学会摆阵,迷惑小偷。晚上全家短时间外出或者上夜班时,最好在家中亮一盏灯,或者打开电视机。如果长时间全家外出,要在阳台上晾晒一些衣物。如果长时间外出,可以请邻居帮忙照看房子,并且让邻居及时清理插在门缝、信箱里的各类传单、报纸,以免让小偷发现主人不在家;家中要少放现金。银行卡、身份证等不要放在同一个地方。对上门维修、检查、收费、送货的人要核实身份。特别是寒假期间,要教育孩子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
警官解读
五条防抢常识:做好预防头脑冷静
1.走路就走人行道,防的就是飞车抢夺,同时靠近人行道内侧通行,财物要靠人行道里侧携带。
2.银行提款不要在街上逗留时间过长,最好有两人以上结伴前往;徒步到银行提取大额巨款,最好搭乘安全的车辆离开。
3.当心来自车外的“手”。犯罪分子一般团伙作案,一人以扔包、砖头等物品砸车、提前给车胎放气、自行车刮碰等手段,吸引驾驶员注意力,一人从另一侧开车门抢夺车内财物。车辆行驶中要尽量将车门锁落下,手机、电脑、背包或类似物品随身携带,不要放置在车内副驾驶位置,下车时要将车门和后备箱锁好。
4.夜晚最好少出行。许多“两抢”案件都发生在夜晚,要避免走人烟稀少、灯光昏暗处。在此尤其提醒女士们,不得已在外夜行时,尽量不要手拿拎包、挎包等引起歹徒注意。
5.一旦遭遇抢劫,要保持头脑冷静。时刻记住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如果现场处于偏僻环境,切勿剧烈反抗,尽可能记住犯罪分子体貌特征,为帮助警方破案提供线索。
记者王远实习生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