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制定法规27件,修改法规83件,完成全国人大常委会43件法律草案征求意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5年来,听取审议43个专项工作和15个决算、审计及计划、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开展20次执法检查,保障司法建设公平正义;
5年来,对代表提出的近百件议案、4000多件建议及时交办,推动代表建议办理从“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
2008年以来,安徽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地方立法服务改革发展的针对性,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立法质量,支持和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就社会热点、民生关注问题开展专题询问,体现监督实效,不断增强人大代表为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人大工作的规律性和时代性,推动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深化开门立法广纳民言
要制定什么样的法规,群众享有话语权。为充分体现群众的意愿和维护群众的权益,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去年首次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建议项目,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有机统一。
5年来,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不断深化开门立法工作,建立公众参与立法制度。去年首次面向社会征集五年立法规划、首次开展立法后评估,健全立法机制。在充分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加快社会领域的立法以改善民生。
2010年7月起施行的《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办法》,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被征地农民就业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保障充分就业;2011年10月修订的《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对均衡义务教育发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作出新规定,促进教育公平。
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增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产业的优化升级。特别是2011年6月审议通过了《安徽省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条例》,以地方立法的形式首次确定“免责条款”,从制度上保障先行先试,开创了国家级示范区地方立法的先河。
立足于惠民生、促和谐。5年来,安徽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在制定新法规的同时,三次集中开展法规清理,对不适应的及时修改或者废止。牵头起草部分法规,加强法规草案的审议,妥善解决立法中的难点问题,以务实管用为原则,推动立法工作与时俱进。
创新监督方式强化政府履职
“收支处理部分没有做到一针见血。”
“还是要把负责人叫到会上,面对面地拿出整改的办法。”
去年召开的安徽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首次听取了审计整改情况报告,并进行分组审议,要求问题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审议意见,促进政府及有关部门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5年来,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依法落实代表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创新预算审查监督,特别是率先在省人代会各代表团成立审查小组,推动预算体系建设,督促政府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执行的规范性和决算的绩效性;把改善民生列为每年监督重点,通过组织代表视察、专项审议等方式,将监督工作延伸到具体项目。
如何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如何防止瘦肉精、地沟油端上餐桌?面对群众普遍关心的医改、水利、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等问题,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面向社会广泛征集询问题目,组织代表进行调研并参与询问,问清问实,提出对策,解决问题。
2010年12月首次专题询问医改,对解决困难群众医保问题、吸引专业人员到基层卫生院等问题发问。2012年10月开展专题询问食品安全,这是本届常委会的第六次专题询问,也是“收官之问”。
安徽省在全国较早开展专题询问已有3个年头,会上少了客套话,多了大实话;少了闪烁其词,多了开诚布公,并全程进行电视和网络直播,扩大公众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对一些重难点问题,运用连年跟踪督查等多种形式,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建立长效机制,以实践行动走出人大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新路子。
督办建议向“结果满意”转变
农村环境保护的建议共8件,由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臧世凯领衔督办;食品安全的代表建议共10件,由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维芳领衔督办……
自安徽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以后,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将793件建议分别交由全省75个国家机关和组织研究办理。同时重点督办的代表建议8大类33件,交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秘书长领衔督办,进一步提高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的落脚点在于行动,而有些地方和部门往往拿口头、书面答复作“门面”,对实际办理情况、落实情况却很少提及。为了增强议案建议的督办力度,安徽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不断作出尝试:改进议案建议交办方式,如召开交办会,明确办理要求和具体措施,增强承办单位的责任和约束;开展建议办理“回头看”活动,对代表认为办理不到位的建议督促重新办理;对议案建议办理答复上网公布,推动了一大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得到解决。
每年,安徽省人大常委会还组织在皖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让他们全面了解安徽改革发展的新成就、新需要。5年来,代表们在全国人代会上共提出240多件议案、1380多件建议,数量居各代表团前列。特别是关于设立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建立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等多项建议,引起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基本得到落实。
代表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在闭会期间,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以代表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不断丰富代表履职内容。全省75个代表小组开展110多项专题调研,参与代表达2800多人次,形成200多份调研报告,为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和常委会审议有关议案提供重要参考。(记者李光明)
·安徽毫州女检察官协会慰问贫病“母亲”
·安徽淮北三大机制加强冬季交通管理
·安徽芜湖:让法律阳光普照每一角落
·安徽淮北三大机制加强冬季交通管理
·安徽监狱系统实施现代新型警务模式
·安徽芜湖镜湖:走访人民监督员
·安徽芜湖镜湖:走访人民监督员
·安徽淮南淮舜加强民爆物品管理
·安徽:为“三个强省”提供司法保障
·安徽特警多项措施维护校园安全
·安徽肥东“1·12”金店劫案告破[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