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40分钟还没见到出租车的影子!”6月11日下午5时,刚游览完颐和园的陈先生一家三口焦急地拦车准备回宾馆。“没想到北京打车这么难,本来就不宽裕的旅游时间都浪费在等出租车上了。”
陈先生的经历并不鲜见。北京和许多城市都存在“打车难”,在早晚高峰和雨雪天,更是一车难求。
为什么会出现“打车难”?是出租车数量不够还是司机不想赚钱?司机辛苦赚来的钱又去了哪里?“打车难”困局当如何破解?
现状――
“打车难”成通病
“按理说,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供给,为什么在早晚高峰人们需求旺盛的时候反而没有出租车呢?”在北京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杨小姐发出这样的疑问。她常因车难打而只得挤公交。
除了“没有车”,出租车拒载现象也使不少人感到困惑。大学生王琛莹因腿伤经常往返学校与医院之间,但打车的经历不好受。“明明是空车,却常常对我置之不理。”
2011年一项对北京打车情况的调查显示,81%的人遇到过打不到车的情况,65%的人因此耽误正事,近八成的人认为“打车难”的问题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
不仅在北京,“打车难”已经成为全国诸多城市的通病,媒体对各地“打车难”现象均有报道:下雨天打车难,早晚高峰打车难,节假日打车难,车站、机场打车更是难上加难。
“现在不是高峰期打车困难,而是全天都存在打车难,只是高峰期更难。”甘肃省兰州市海洋出租汽车公司的负责人杨光停说。
而面对乘客的质疑和抱怨,出租车司机也有委屈。“晚高峰刚拉了一个乘客从安慧桥到西单,用了一个多小时,一共收了30元钱加2元钱燃油费,除去油钱、‘份子钱’,根本不赚钱。”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王师傅告诉笔者,自己开的是“单班车”,每月上交给出租车公司4000多元“份子钱”,刨去公司返回的油补、维修、保养等费用,总共上交3000多元。相当于每天赚的钱中,100多元是“份子钱”,200多元是油钱,剩的不多,此外自己承担饭费、维修费。“出租车司机每天都是穷忙活。”
原因――
车少、路堵、成本高
――车少
近年来,北京城市规模、人口出行量持续攀升,出租车供需关系存在剪刀差。“你说能不难吗?”行政法专家王天华认为,“‘打车难’的核心问题就是供需失衡。”
据了解,北京市出租车总量多年来维持在6.6万辆左右。目前北京市每天有3600万人次出行,约190万人次出行依靠出租车,资源供给紧张。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研究所主任翟校义表示,“城市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使得公共资源紧张,超过了城市的承受能力,出租车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同样面临这样的情况,这是造成‘打车难’的根本原因。”
――路堵
在出租车司机张师傅看来,“打车难”的重要原因是高峰时段道路拥堵,出租车载客率减少。
张师傅是一名老司机,从1999年就开始“跑出租”。“车不是不够使,平时也就是上午7时到9时,下午5时到7时不好打车,其它时段大多有空车。不是不想赚钱,这两个时段堵车太严重,根本赚不到钱。”
翟校义分析,“目前不是出租车跑不跑的问题,而是跑不跑得起来的问题。出租车司机与其堵在路上,还不如停运,否则赔本。”
张师傅算了笔账:车速低于12公里/小时按时间计费,每5分钟加收1公里租费(2元钱),堵1小时才24元钱,“但是堵车1小时油钱得耗费多少?”张师傅说,堵车时百公里耗油70元,比不堵车时多10元左右。“因为上下班高峰路堵赚不到钱,不少司机都在路边呆着呢。等不堵车了,乘车人也少,又没活儿拉了。”
这还导致了不少司机“挑活儿”。“现在油多贵啊。”张师傅说,车空驶10公里,再拉3公里的活儿根本不挣钱,“堵车的时候挣不到钱,不堵车的时候再不挑一下,就只能浪费油钱了。”
――高成本
运营成本高造成出租车运力紧张,出租公司频现招工难。
“干这行成本太高,现在是油钱和份钱都涨,很多老司机都不干了。”张师傅说,不少北京出租公司有空车闲置,找不着司机开。
“十几年前开出租算高薪行业,那时候优越感特强,出去吃饭都是我请客。”张师傅无奈地说,现在物价、油钱、“份子钱”都上涨,挣的却没增多少。“一个月也就2500元左右,根本存不下钱,我也就凑合干干。”
在不少地方,出租车行业劳动力紧缺已不是新话题。北京、上海等城市出现了“的哥荒”,行业就业吸引力越来越小。司机紧缺导致运营车量减少,加剧了“打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