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部门要闻> 公安部

从四个方面解读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精神

2013-01-20 13:36:4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今年公安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重,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稳中求进、开拓创新,积极推动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着力提升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打造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过硬队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建设平安中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平安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保障。各级公安机关要紧紧围绕深化平安建设、建设平安中国总目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面落实维护稳定各项措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狠抓打防管控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

    ●要坚决贯彻严打方针,始终把打击矛头对准黑恶势力犯罪、涉枪涉爆犯罪、毒品犯罪、“两抢一盗”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电信诈骗犯罪、拐卖儿童妇女犯罪等突出犯罪活动。当前,要紧紧抓住群众怨气大、受害深和社会关注度高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好春节期间“打盗抢保民安”、打击窃取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等专项行动,坚决打掉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要不断创新侦查破案技战法,注重打合成战、科技战、信息战、证据战,着力提升侦查办案能力和水平。

    ●要深入推进重点治乱,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哪里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哪里”的思路,不断完善治安乱点滚动排查和常态整治机制,巩固和深化治理成果,切实消除治安隐患和治安盲点。要健全完善枪支和危爆物品动态管控机制,严防漏管失控、危害社会。

    ●要全面强化整体防控,在近年来开展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注重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建设,加强实效评估,不断完善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警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六张网”为骨架、打防管控一体化运作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真正形成疏而不漏的“天罗地网”,着力提升动态环境下驾驭治安局势的能力。

    ●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开展区域警务合作和国际执法合作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警务合作平台和机制,拓展警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推动警务合作向部门合作、社会合作和国际合作延伸,积极构建警务合作大格局,着力形成打击防范犯罪的整体合力。

    建设法治中国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各级公安机关要牢牢把握推进法治建设、建设法治中国总要求,坚持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首要价值追求,牢固树立法治思维,以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为载体,以解决执法突出问题为重点,以健全制度、强化监督为保障,不断提升执法能力和执法公信力。

    ●着力解决执法突出问题,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紧紧围绕执法中容易发生问题的关键岗位、关键环节,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突出问题,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要深入剖析执法突出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教育广大民警牢固树立严格依法履行职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观念,着力强化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权限意识和自觉接受监督意识,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保障在押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加强教育感化工作,努力把监管场所建设成为安全规范管理、展示法治文明的重要窗口。要紧密结合深化执法质量考评工作,健全完善案件法律审核把关机制,严格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民警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努力让人民群众从每一起案件、每一项执法活动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着力完善执法制度,不断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完善的执法制度,是规范执法活动、提高执法效能的基本前提。近年来,公安部先后出台了《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等一批基层急需的执法制度,近日为配合实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又重新修订了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为基层执法办案提供了重要依据。要狠抓这些执法制度的贯彻执行,抓紧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并密切关注、跟踪研究法律实施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协调检法司等相关部门研究出台相关司法解释,从实体上、程序上进一步完善执法制度、细化执法标准,确保基层民警在各项执法活动中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更加自觉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提高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

    ●着力强化执法监督,确保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要坚持以警务公开深化执法监督,进一步扩大警务公开范畴,最大限度地公开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进度、执法结果,真正把执法活动置于阳光之下,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让公平正义以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要坚持以信息化手段强化执法监督,全面推行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核新模式,不断固化执法流程、强化执法监督,实现对执法活动的实时、动态、全程监督。要坚持以硬件应用保障执法监督,继续推进执法办案场所规范化改造,以严格管理、规范使用为重点,进一步抓好执法办案场所录音录像设备和民警执法现场记录仪等执法防护装备的实际应用,做到以管理促使用、以使用保安全,最大限度地防止执法安全事故和执法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创新公安行政管理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公安行政管理工作面广量大,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改进行政管理工作,是公安机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服务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各级公安机关要牢固树立维护秩序与激发活力并重的理念,拓宽思路、完善机制,丰富手段、创新方法,不断加强和改进各项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改进实有人口管理,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加强社会管理,核心是加强人的管理服务。要主动适应人口大规模流动趋势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积极探索人口管理服务新途径,既要依法加强管理,又要提供良好服务。要稳妥有序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公安机关担负的户籍登记管理职能,会同有关部门,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要大力加强流动人口动态管理,切实加强对人口流动的全程管理和动态服务。

    ●加强公共安全管理,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加强公共安全管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体现。要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为目标,以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为方向,强化安全管理,拓宽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要强化消防安全管理,推动完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大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切实堵塞管理漏洞、消除安全隐患,严防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要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积极推动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严肃查处突出交通违法行为,严格落实重点车辆管理措施,严防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要积极顺应我国开放开发新形势,继续深化爱民固边战略,不断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努力为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便中外人员出入境创造良好环境。

    ●深化信息化建设应用,提升管理服务效能。用好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是提高管理服务效能的重要途径。目前,公安信息化已进入深度建设和深度应用阶段。要坚持以信息化引领警务实战,着力提升情报信息研判支撑决策、引领实战水平,努力从根本上推动公安机关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要坚持以信息化服务社会公众,积极依托网络管理服务新平台,全面推广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公等管理服务新模式,努力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要坚持以信息化提升基础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基层基础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公安机关既是执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公安民警既是执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各级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认真组织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密切警民关系,着力提高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力争实现执法为民有新作为、务实创新有新进步、廉洁从警有新风尚、公安队伍有新形象。

    ●要建立经常性走访联系群众制度,借鉴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的有益做法,组织广大民警深入城乡社区、企业单位、群众家庭,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准确把握群众脉搏,真实了解群众诉求,在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沟通中增进相互了解,在对群众安危冷暖的感同身受中增进群众感情,不断增强公安队伍的亲和力。

    ●要完善民意导向警务工作机制,坚持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及时整治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治安突出问题,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突出问题,努力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

    ●要创新沟通服务群众方式,本着“传统+科技”的思路,坚持把“面对面”与“键对键”结合起来,在大力推行开门接访、警民恳谈等传统做法的同时,充分借助网上服务民生新平台,拓展服务领域、延伸服务触角,努力用新手段赋予群众工作新的生命力。(王文硕 陆爱红)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发言观点摘要
·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 孟建柱出席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