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名公安民警,尤其是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提高对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增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主动学习、掌握、运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群众工作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根本,民警要融入群众之中,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才能为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只有创新工作方法,建立科学的管理决策机制,才能有效地发挥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实现工作目标
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要着力提升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公安科技信息化工程有着广阔的建设领域和发展前景,必须以超前的思维和意识去做好蓝图的设计和规划。同时,信息化建设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一领导、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要在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中,提高实战应用水平,努力实现公安信息化建设工作目标。
在信息化建设中更新思维定式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思维方式得到了更新。这是科技革命的必然。每一名公安民警,尤其是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提高对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增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主动学习、掌握、运用和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增强信息化建设统一化意识。各级公安机关应建立统一、专业、高效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决策机构,自上而下形成一个体系,做到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有效整合资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增强信息化建设规范化意识。统一的信息化建设要求公安机关各部门、每位民警都要严格执行信息化建设的规范。警务综合应用平台是一个综合性的公安业务平台,是基层民警使用率最高的专用平台,不能形成壁垒,应该融入公安各业务系统信息,特殊专业性系统可在配置和管理中进行技术处理,真正实现方便、快捷、共享。凡此等等,都有待在规范化中解决。尽管各地情况有差异,但总体设置要统一规范,应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安信息化标准体系和统一的数据管理基础标准、技术标准、接口标准等,增强信息化建设规范化意识,严格按照顶层设计和重大项目建设要求规范执行,使公安信息化得到高效应用。
增强信息化建设应用意识。统一规范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每位公安民警去具体地应用,每名领导和民警都要在公安工作中提高实际管理和应用水平。领导如何提高信息化时代的指挥、管理、决策能力,侦查员如何有效利用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去提高侦破案件的水平,治安、交通民警如何将信息化在人口管理、治安防范、交通管理等工作中有效运用,这些都需要增强信息化建设应用意识,从而更新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在信息化建设中筑牢基层基础
完善基层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金盾工程”一期主要是一、二级网的建设,解决了省市两级基础设施问题。“金盾工程”二期实施时,公安部启动了为期3年的“三基”工程建设,即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助推了信息化建设工程。由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基”工程建设成了各级政府的民心工程。国家投入的巨额资金使基层所队的办公条件得到了改善,信息化建设基本设施得到了落实。通过“三项建设”的信息化建设活动,公安机关建成并完善了“三网”融合、“五大平台”、“八大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公安信息化从量到质的飞跃。尽管如此,还有许多基层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比如警用地理信息、图像信息、警务综合等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卡口、探头、监控器等的布局、增置、安装建设,办案功能区及声像设备的配置建设等,都要加快建设和应用的步伐。
筑牢基层信息化建设基础平台。一是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要整合公安各业务部门的信息资源体系,形成多警种综合、协同、统一、高效的警务应用管理格局,实现全国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同时,要大力整合政务信息和社会信息资源,依托银行、税务、铁路、海关、民航、社保、医保、房管、物业等机构,实现可用资源对接共享。二是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共享平台。要明确采集内容、规范标准和应用程序,在警务实战中发挥规模效益。三是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应用平台。要建立标准统一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和动态更新系统,提高快速反应和精确打击能力。四是交通管理信息综合平台。要对数据资源、软硬件平台、业务流程、软件功能、信息服务、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运行维护管理等进行整合,促进信息共享,提高管控能力。
夯实基层信息化建设基础工作。一是群众基础工作。群众工作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根本,民警要融入群众之中,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为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二是人口、房屋、地址信息基础工作。在经济快速发展、人财物大流动、社会大变革的今天,做好管理和服务,必须要做到基本信息收集和掌握统一、规范、准确。三是治安管理基础工作。旅馆业及网吧实名制管理、特种行业的准入制管理、保安培训派驻制的管理、群防群治组织的建立管理、巡逻防范体制的建立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的建立和管控等,都是治安基础工作的重中之重,应一个一个抓落实,强化治安基础工作。
在信息化建设中创新工作机制
创新服务管理机制。管理是公安工作的职能,变管理为服务是公安工作理念的转变,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促进了我们工作方法的改变。人口信息、出入境信息、消防管理信息等系统的建立,改变了传统的户籍、出入境、消防等部门的服务管理模式。在派出所户籍登记、迁移、注销和证件办理、查询等方面,创新了简易、准确、快捷的工作机制。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彻底改变了不适应现代交通发展的状况,使交通管理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交通违章电子记录、交警信息网公布、银行缴纳罚款等,创新了纠正违章、违法告知、接受处罚的机制;交通车牌申领电子选号、驾照考核全程电子自动流程、车辆年审电子检测,创新了车辆牌照管理、驾照考试考核机制。此外,还应在公安各领域加大创新力度,建立公安论坛,开通公安微博、公安QQ,利用网络媒体宣传公安、服务群众。
创新治安防控机制。在社会治安整体联动中,人口信息系统、电子监控系统、旅馆业管理信息系统、违法犯罪等信息系统的建立,改变了传统的治安管理模式。机关、学校、小区、街面、路口等部位“天网”覆盖,可及时发现和打击违法犯罪,创新防范机制;旅馆、网吧、寄卖等特种行业的实名制登记制度,可大大地缩小犯罪空间,创新管理机制;社区建设网格化管理,可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结构的最小单元,创新群防群治机制。这些机制的创新,使过去在浩瀚的人海中进行的流动人口、暂住人口、未成年人的管理以及棘手的特种行业管理都实现了信息化管理。要注重在社会管理创新重点工作的开展中,依托社区、依靠社会综合治理力量,发挥公安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创新更多的防控新机制,提高治安防范、预防处置的能力。
创新侦查破案机制。公安信息化平台的建成给侦查破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人口信息系统、违法犯罪信息系统可给打击违法犯罪提供嫌疑人基础依据;电子监控系统、网络管理系统、交通管理系统、旅馆及特种行业管理系统等可给侦查破案提供侦破方向、嫌疑人基本特征、案件线索和打击处理证据;追逃系统可在全国范围及时发现、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信息系统更是侦查部门的好帮手,可通过综合分析、评估、研判,及时破获案件。公安机关在创新侦破机制上有着广袤的空间,要充分调动侦查员的积极性,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智慧,在侦查破案实践中创新和建立更多的侦查破案新机制。
创新管理决策机制。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立,使得一切信息“网上走”,创新了“办文”机制;图像综合应用平台的建成,使得各级公安机关的工作会议、指令都能通过视频随时召开、下达,创新了“办会”机制。公安信息化平台的建成给公安各级指挥员提供了科学决策的基础平台,这要求各级指挥员既要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又要有驾驭信息化管理的决策能力。只有创新工作方法,建立科学的管理决策机制,才能有效地发挥信息化建设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实现工作目标。(作者为四川省达州市公安局调研员 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