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综治述评

群众期盼持久和谐常态的安全稳定

2013-01-20 11:22:1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日报 

    ○ 不仅要看公安机关破了多少案、预防减少了多少治安灾害事故,更要看群众自身的实际感受

    ○ 不仅要看能不能及时侦破案件、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还要看能不能尊重和保障人权

    ○ 不仅要看能不能提供优质、高效、便民、热情的服务,更要看能不能提高群众知情度、参与度

    湄公河案件成功侦破,毒枭糯康等归案;打击经济犯罪“破案会战”挽回损失545亿元;查获涉枪涉爆案件1.4万起,案件数量降至历史最低……记者从19日召开的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获悉,2012年,全国公安机关以实际行动,确保了社会稳定,维护了群众利益。

    “当前我国刑事犯罪仍在高位运行,犯罪动态化、职业化和智能化特点突出,新的犯罪形式和手段不断出现,如经济犯罪、网络犯罪、跨国跨境犯罪。”与会领导说。

    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也是矛盾多发期。群众看平安,关键看治安。在19日的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这样一些新的表述引人注目:

    ——衡量一个地方社会治安状况,群众不仅要看公安机关破了多少案、预防减少了多少治安灾害事故,更要看自身的实际感受;群众期盼的不是在严管高压状态下暂时的安全稳定,而是持久和谐常态的安全稳定。

    ——衡量公安机关执法工作成效,群众不仅要看能不能及时侦破案件、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伸张社会正义,还要看能不能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维护当事人和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衡量公安机关社会管理效果,群众不仅要看社会管理的效率,更要看公共服务的质量;不仅要看能不能提供优质、高效、便民、热情的服务,更要看在出台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上能不能提高群众知情度、参与度。

    平安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保障,群众期盼的是持久和谐常态的安全稳定。与会领导的这番话,引起参会者的深思。会议透露,为此,将坚持专项行动与长效机制的结合,坚持应急机制与动态管理的结合,通过防控一体化建设,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此外,还要坚持以信息化服务社会公众,努力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张洋)

[责任编辑:王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