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博客

李畅:年轻的师傅

2013-01-18 17:24:2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法院网 

    我的师傅是一名新任的执行法官。年轻的他带着我这个刚来法院的小书记员执行办案,执行局的同事们都笑称我们是“年轻组合”。虽然年轻的师傅刚开始办案,但是我却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他严谨认真的态度教导着我。生活中的师傅是出了名的好性格,说话总是面带微笑乐乐呵呵,让人感觉大大咧咧的他对待工作却是非常的严谨认真。不管是发执行通知还是做工作记录,只要是工作中的一部分,他都教我不要马虎对待。刚开始记笔录的我总是出现各种的错误,师傅每次都耐心地帮我修改;当事人的一个身份信息需要查询,他会自己跑好几趟去翻卷宗;遇到一些执行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如果他不是很清楚,也总是带着我去跟经验丰富的法官请教,于是经常看见我们两一前一后,在办公室之间穿梭……“工作细致一点少出错,是对当事人也是对自己负责”师傅的话有道理。

    他富有激情地工作感染着我。家住苹果园的师傅从来不坐班车回家,每次在法院吃完晚饭都能看见他还在办公室里呆着,我很好奇问他为什么总加班,师傅开玩笑似的回答“立志以法院为家,以办公室为窝”。幽默的答案令我佩服。这不得不让我联想起前段时间的一个执行案,为了调查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我们需要去被执行人所在的单位了解情况,好不容易查到他单位的所在地但却由于办公用车紧张,暂时没有车辆可以出去。不想耽误案件的进程,师傅沉吟了一会儿,很决然的对我说:咱们坐公交车去吧。拎着公文包,我们很快坐上了公交车,只是没想到公交车并不直达,我们又步行了半个多小时才找到当事人的单位。一心想着早点核实被执行人的工资情况,完全忽略了当时天气的寒冷。办公室的同事都说跟着他办案有激情,这话一点没错!

    他为民执法的思想感动着我。“我只是不忍心看着年纪那么大的兄妹以后跟仇人似的”好心的师傅为了化解一对六十多岁兄妹因争遗产而产生的纠纷,每天晚上跟双方当事人通电话,做工作,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案结事了后缓解兄妹的矛盾。即使最后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师傅说至少他尽力了。师傅总是这样“不忍心”,一个衣衫褴褛的被执行人来法院交案款,本来这个案件已经执行完毕,但当得知他还有钱被派出所扣留着,所以无法偿还申请人另外的欠款时,师傅又陪着他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去潭柘寺派出所领钱,使申请人和被执行人之间的债务彻底解决了。看着双方当事人握着师傅的手不住地表示感谢,听着师傅诚恳地对他们说“能够为你们彻底解决纠纷才算是案件真正的了结”,我觉得我这位年轻师傅身上值得学习的地方是那么多…… 作者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