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河南

河南淅川县检察院出台“生态50条” 硬手腕“净化”南水北调工程

2013-01-17 15:27:0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河南法制报 

    为给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保驾护航,河南淅川县检察院积极主动,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出台“生态50条”保障辖区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得到当地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水质安全、生态保护任务繁重。境内输水总干渠工程、渠首枢纽工程、移民复建工程等涉及资金数百亿元,工程量大,涉及面广,各种矛盾问题错综复杂。

    为有效地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保驾护航,经过充分走访调研,2012年5月,该院出台了服务渠首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意见,并配套了“五十项”保障措施。这些措施突出生态,任务明细,被业内人士称为“生态50条”。

    2012年5月,淅川县检察院检察长高宛梅下乡调研途中,得知一采矿车开采矾土造成人员伤亡的消息,她立即责令反渎职部门对事故及背后的渎职行为进行查处。“非法采矿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极大,必须硬起手腕搞整治,这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高宛梅说。查处此案之后,他们随即向有关部门发出整治非法采矿行为的检察建议。

    淅川县检察院还通过公益诉讼打出“组合拳”,强化对破坏生态环境案件的民事监督。为保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顺利实施及资金安全,他们还在特事特批、快捕快诉的同时,牵头监察、财政、审计、建设等单位发挥各自专业监督优势,重点针对工程资金管理使用等6个环节,通过招标现场监督等7种监督方式开展联动监督活动,实现了监督的网络化、立体化、规范化。

    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该院还认真履行职能,加大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从源头遏制职务犯罪发生。

    据统计,2012年以来,该院共立案查处盗伐滥伐林木、非法采矿、非法占用农地等危害环境资源以及由此引起的渎职犯罪案件40起50人,有力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了核心水源区生态安全,确保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快速推进。

(记者 王海锋 通讯员 王克)

[责任编辑:李家亮]
相关报道

·河南淅川“五六七”联动监督机制引代表关注
·河南淅川检察院:“检察50条”确保服务高质高效
·河南淅川法院为百余农民工“讨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