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深刻指出,要着眼长治久安,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和制度建设,推进平安广东建设。”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刚结束,广东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朱明国就围绕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如何推进广东社会建设、平安建设、法治建设、政法队伍建设,打造平安广东、法治广东等问题,接受了《法制日报》记者专访。
社会建设:积极探索广东特色新路子
“十八大报告把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要求。这些新观点新要求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了社会建设的内涵,拓展了社会建设的范围,而且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建设的思路和重点。”朱明国说。
朱明国介绍,2011年以来,广东加大社会建设力度,着力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上“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一年多来,广东社会建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形成了完善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广东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加强社会建设工作,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及7个配套文件,形成加强社会建设的政策体系;
各项社会事业得以加快推进。广东通过做实“基本民生”、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保障“底线民生”等举措,突出解决了收入分配、住房、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问题;
进一步深化了社会组织体制改革。广东印发了《深化社会组织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关于构建枢纽型组织体系的意见》等文件,不断推进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和培育发展,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新的社会治理结构;
城乡基层建设得以进一步完善。构建平安幸福社区,村、居委会规范化建设,创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全面铺开“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建设等活动。
“根据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广东社会建设将会有两个方面的新举措: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朱明国说,为此,广东将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建设民生社会、平安社会、法治社会、公平社会和活力社会。
平安广东:10年后建成全国最稳定最安全地区之一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提出,政法机关要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全面深化平安建设、建设平安中国。
“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力争到2022年使广东成为全国最稳定、最安全地区之一。对此,广东具体如何实现?”记者向朱明国提问。
“不可否认,广东现在的平安状况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还有差距。”朱明国坦言,邓小平同志嘱托广东,力争用20年的时间在经济、社会秩序风气、两个文明等方面全面赶上亚洲“四小龙”。20年过去了,广东的经济总量先后超过了新加坡、香港和台湾,与韩国也仅有一步之遥。但在社会建设方面,与“四小龙”仍有很大差距。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深化平安建设’。广东当前正在部署开展的创建平安广东可谓正当其时。”朱明国表示:“创建平安广东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深思熟虑、科学谋划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们提出创建平安广东,采取分四步走的策略,通过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力争到2022年使广东成为全国最稳定、最安全地区之一。”
“将广东建设成为全国最稳定、最安全的地区之一”这一目标,曾一度引起了网民热议。对此,朱明国表示,这是一件好事,说明网民关注创建平安广东。
“当然,也说明这个目标不容易实现,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总体上看,创建平安广东目前做到了开好头、起好步。”朱明国介绍说,2012年6月以来,广东制订出台了《关于全面创建平安广东的意见》和《创建平安广东行动计划(2012—2022)》,明确了创建平安广东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任务和行动步骤。近段时间来,广东各地各部门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过程中,围绕创建平安广东行动计划确定的十大工程及其53项具体任务,各项工作得到了扎实推进。
朱明国告诉记者,为确保创建平安广东顺利推进,广东制定了《创建平安广东考评试行办法》。这个考评体系的突出特点就是不仅要考创建的效果,还要考创建的动作,实行“平安绩效”和“平安创建”双百分考评办法。
评价主体包括三方面:由上级来评价,包括省对市及省直相关部门开展考评,市对县及市直相关部门开展考评;由群众来评价,更加突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开展第三方评价,分别委托1家官方和1家民间专业调查统计机构测评,两家机构测评结果的平均分为各地相关项目的得分。
“可以说,这个考评试行办法就是创建平安广东工作的‘指挥棒’和‘测量仪’,将对各地各部门推进创建平安广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朱明国说。
法治建设:各级领导干部不得干预案件办理
“我曾经说过,一些地方和部门片面理解‘稳定压倒一切’,信奉‘能压下就有两下,摆平就是水平,搞定就是稳定,妥协就是和谐’,这实际上是法治的一种倒退。在创建平安广东过程中,我们首先强调要创建法治广东,把良法善治打造成为广东的形象标志。”朱明国说,政法机关是推进法治建设的中坚力量,在推进法治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法治建设,首先要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升到了治国理政新高度,深刻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这些都充分彰显了法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朱明国指出,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不稳定因素触点增多、燃点降低,当前社会处于矛盾凸显期,传统维稳模式已难以为继、不可持续,必须进一步创新维稳理念、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
朱明国说,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就必须积极推进司法改革,规范司法行为,推进司法公开,鼓励支持群众有序参与司法监督,从而促进公正廉洁执法。同时,通过加强法律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公民法律意识,树立法律权威,营造全社会学法用法和全民尊法、全民守法的良好法治环境。特别是要结合执法办案,广泛开展“辩法析理、释法答疑”等活动,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
“要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就必须加强对政法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只有各级领导干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不干预案件办理,支持执法和司法部门严格依法办案,才能确保执法、司法的公正。”朱明国语气坚定地说。
队伍建设:坚决清除政法队伍害群之马
对于严重影响政法队伍声誉的害群之马,朱明国毫不掩饰他的厌恶。“英国哲学家培根曾作过一个比喻,多次不公平的行为只是污染了水流,但一次不公正的判决却是污染了水源,为祸尤烈。”
朱明国认为,当前广东政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违法违纪问题时有发生。所以,必须把政法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使政法队伍建设和执法能力、执法水平、执法公信力有质的提高。
朱明国告诉记者,广东将会以孟建柱同志在中央政法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要求,以提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为重点,以提升队伍凝聚力、战斗力为目标,坚持政治建警、素质强警、从严治警,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执法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队伍。针对当前的新形势新要求,接下来将有一些新的举措:
一是抓好思想建设。深入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广大政法干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
二是抓好能力建设。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岗位锻炼、业务培训和技术练兵活动,建立和完善对政法基层科、所、队、庭、室领导班子和基层干警集中轮训制度,全面提高政法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实战能力。坚持科技强警,以信息化提升核心战斗力、增强管理效能、促进执法规范化。
三是抓好作风建设。在政法系统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在拓宽联系群众渠道、确立民意导向、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落实执法为民上下工夫,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四是抓好反腐倡廉建设。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政法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深化执法司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政法队伍拒腐防变能力,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坚决清除政法队伍中的害群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