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社论评论

人民公安报:以人为本,变“堵”为“疏”

2013-01-17 10:15:0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深刻反思:一事当前,是否首先想着群众,是否真正把来访群众当成亲人,是否竭尽全力为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作者:李忠勇

    近日召开的全国信访局长电视电话会议提出,今年将推进以市、县两级为重点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到一线和基层实地解决问题,坚决纠正一切“拦卡堵截”正常上访群众的错误做法。笔者认为,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对于解决上访人员反映的实际问题,变“堵”为“疏”,依法做好信访工作,将起到重要作用。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纠纷。有了矛盾不要紧,关键在于如何去处理。一些问题,基层政府本来完全可以解决,但由于没有及时下力气去处理,致使问题越积越多、越拖越难。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解决不了,就要到更高的机关去说理,于是就出现了“越级上访”现象。

    “越级上访”多了,当然不是好事。于是,有些上级机关便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试图以此约束基层官员的不作为或不当执法行为。有的基层官员为了应对上级的“压力”,简单粗暴地将公众正当的利益诉求表达视为不稳定因素,采取截访、销号、拘留、罚款、劳教等控制手段压制上访人员。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重堵轻疏的处理方式,表面上一时奏效,但实际上治标不治本,造成公众利益表达机制缺失,政府信息不通、公信力下降,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

    要走出这一怪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刻理解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本质属性和职能定位,真正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来做,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深刻反思:一事当前,是否首先想着群众,是否真正把来访群众当成亲人,是否竭尽全力为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笔者认为,在解决群众上访问题上,市、县两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到一线和基层实地解决问题,是领导干部落实“八项规定”,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治本之策。广大群众是通情达理的,问题解决了,谁还想花费精力、财力和时间去上访?

    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信访工作的组织领导,广大领导干部要心系群众冷暖、关心群众疾苦,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断提高服务信访群众的效能;要依法行政,坚决纠正“拦卡堵截”正常上访群众的错误做法,变“堵”为“疏”,动员各方面力量,将工作做在平时、做在基层;要加大法律的宣传力度,引导人民群众通过法律程序、依靠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并把法律诉讼作为主要的维权途径;要加强各级执法机关队伍的素质建设,努力提高办案的准确率和公正性,减少因处理不公而导致的上访问题;要切实发挥人大法律监督机关的作用,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切实保障法律的公正实施;要严格落实责任制,逐级负责,是哪一级的问题就由哪一级解决,处理问题不公的,要建立责任追究制,严肃处理责任人。

    只有把每一个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越级上访”才会大大减少。当然,对于个别无理取闹、聚众闹事、围堵党政机关的上访事件,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果断处理,并坚决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社会管理创新 重在以人为本 “河南经验”叫响全国
·网友称司法改革是必然趋势,坚持推行以人为本理念
·以人为本保障民生 五年来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工作综述
·坚持以人为本 切实保障民生 ——五年来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工作综述
·“以人为本”社会管理奏响悦耳和谐旋律
·围绕以人为本做文章 推动科学发展

·围绕以人为本做文章 推动科学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
·以人为本安全发展 加强推进安全培训工作
·以人为本尊重干警创造精神文化熏陶增强干警工作干劲安徽政法文化建设提振干警“精气神”
·厦门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创新社会管理
·人人遵守交通信号,以人为本划分路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