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法官身子沉下去 法院公信升上来 ——江苏姜堰法院改进工作作风纪实

2013-01-17 09:25:5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2012年年末,记者走进江苏省姜堰市人民法院,耳濡目染的是一番全员动员、全力推进作风建设的景象。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台后,该院全员积极行动,改进司法作风,真抓实干,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

    迅速定规立矩转作风

    姜堰法院院长褚靖娟告诉记者,中央八项规定出台的第二天,适逢该院党组召开民主生活会。她带领大家逐项细品,要求全体党组成员现学现用,从改进本次会风开始。

    每人发言不得照本宣科,不得超过8分钟;自我批评只谈问题不谈成绩,只讲改进措施不说空话套话;相互批评一针见血,不绕圈子,更不得变相表扬。

    会上立下规矩,今后,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一律不开、可发可不发的材料一律不发,提倡开短会、说短话、写短文。除上党课、传达文件等特殊情况外,院党组成员讲话带头不带讲稿。

    上行下效,党组决定发布后,全院各部门迅速反应,纷纷拿出各自的落实措施。民一庭庭长周爱兰说:“转变工作作风,腾出精力干实事,沉下身去,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带案下访一线解矛盾

    办公室主任向记者讲述了一个老上访户的转变故事。

    “法院领导亲自到我家做我父亲的上访化解工作,我心里服了,如果他的思想疙瘩还是解不开,我们家里人来劝解。”2012年12月18日,老上访户何某的儿子对登门下访的法院副院长张桂林这样表示。

    早在1986年,何某因宅基地纠纷和邻居产生矛盾,虽经基层组织多次调解但最终双方还是不愿息事宁人,相互缠讼。随着矛盾的升级,何某觉得是当时的村支书从中作梗,从而迁怒于时任该村的村支书。1988年的农忙季节,何某强行拉住村支书去田间,不幸自己两只手指头被正在作业的拖拉机压坏。

    案件经多次调解和审理,但何某一直以不服法院判决、政府办事不公为由上访,特别是近两年何某上访的频率更高,牵扯了多个部门的大量精力。

    为妥善化解矛盾,姜堰法院成立了由张桂林牵头的矛盾化解领导小组,数次到何某家里沟通协调,听取诉求,做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何某郁结在心中20多年的心结最终被法院领导的真诚化解,何某由衷地说:“我对法院这样处理问题表示满意,对法院领导的关心表示感谢,今后我绝不再因为案件上的事情上访了。”

    “带案下访,到一线化解矛盾纠纷既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具体体现,也是彰显司法公信力,提升服判息诉率的有效途径。”褚靖娟如是说。

    想方设法为民办实事

    一阵阵鞭炮声,把记者吸引到法院大门口。

    一位中年男子一手拿着“两袖舞清风,一心为人民”的锦旗,一手紧紧握住一位法官的手,动情地说:“孙局长,谢谢你们,法院的大恩大德我们家一辈子都忘不了……”

    送锦旗的人叫老袁,2011年初其家属被同村骑电动三轮车的徐某撞伤致瘫痪,需要人长期护理,急需大笔后期医疗费用。而徐某年已71岁,身患多种疾病,生活非常困难,无力履行法院判决生效的赔偿义务。

    面对这样的两难执行案,院领导十分重视,点将给执行经验丰富的执行局副局长孙广明办理。

    接手第二天,孙广明自费买来营养品和尿不湿,来到老袁家看望,告诉老袁的亲属要相信法院一定会依法保护申请执行人,想方设法执行到位。

    孙广明找到镇村干部,请他们安排人员妥善照料老袁的亲属;同时向市政府发出重要情况反映,建议由相关部门协调,筹措资金协助徐某偿还医疗费,并建议当地敬老院对老袁的亲属收养,由民政部门给予经济补助。他的建议得到了市委领导的重视,很快卫生局为老袁的亲属解决了新农合补偿6万元,民政局为袁某家解决了低保生活救助每月230元,相关部门捐资6000元。

    被执行人被法院的作为所感动,筹集到1万元送到老袁亲属的病床前,并表示会尽力偿还执行款。

    老袁的家人领取到相关部门支持配合的近8万元执行款后,激动得热泪盈眶,高兴地说:“感谢政府,感谢法院!”

    该院分管执行工作的纪检组长韩国清说:“转变工作作风,就是要这样主动沉下身去,察民情解民忧,想方设法为民办实事!”

    小额纠纷两小时速调解

    这是记者在该院诉讼服务中心目睹的一个镜头:

    家住姜堰市白米镇的原告张某到法院起诉本镇的被告李某,请求法院判令李某赔偿其各项损失1.5万元。

    原告张某诉说,2012年10月6日晚,其自驾电动车与李某驾驶的无证二轮摩托车相撞,造成张某左小臂骨折,多处软组织挫伤。事故经姜堰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认定,李某承担全部责任。因赔偿事宜协商不成,诉至法院。

    诉讼服务中心法官考虑到当事人双方都是同镇人,案情并不复杂,为方便当事人,决定当场立案、约请被告来院诉前调解。经过2个小时的努力,双方当事人为法官的诚心、耐心、温情所感动,当场达成调解协议,被告李某的家属当场支付原告张某赔偿款1.15万元。

    “为民办事,就要讲速度,重细节,让群众感受到司法温馨,感受到司法的公正高效。2012年,全院诉前调解纠纷1861件,巡回审理案件1891件,组织法官走村入户调研110余人次,上街头、进学校普法宣传、接受咨询11场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提起该院2012年的工作成效,褚靖娟如数家珍,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一天的所见所闻,令记者感慨:法官身子沉下去,法院公信升上来。

    (张宽明 陈生平 王国亮)

[责任编辑:李家亮]
相关报道

·江苏姜堰打造“24小时微型派出所”
·姜堰市1.4万多困难家庭每月可免费用电1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