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为6166个村(居)委员会配备“一对一”免费律师
推行法律援助首问负责制
从1月13日起,成都铁路局迎来节前春运售票高峰,成都至北京、上海、广州方向节前6天的票源紧张。铁路部门特别提醒:互联网售票和电话订票优先于窗口售票,窗口和代售点的预售期为18天,如果网站和电话订票系统显示无票,表明该趟车票已售完,旅客不用再到窗口排队购买。图为在成都火车站售票大厅,一名铁警在为旅客讲解购买车票相关注意事项。 新华社发 薛玉斌摄
遇到法律问题,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律师问一问,不仅方便,而且免费。北京市司法局自去年开展法律服务“村居行”活动以来,统筹调配资源,为全市6166个村(居)委员会配备“一对一”结对服务律师等法律服务人员,已在全市村庄和社区实现了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今年,市司法局还将推动建立村居“一对一”律师服务长效机制,为推动城乡一体化、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供服务。
记者今天从北京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市司法局在全市法律服务“村居行”活动中,按照属地为主、全市调剂的原则,全市631家律师事务所与村居签订了服务协议,5015名律师直接参与法律服务。自活动开展以来,共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10039人次,举办法律讲座4585场次,发放各类法律宣传资料372381份,代写法律文书6893份,参与各类纠纷调解8851件次,提供法律援助4454件,各类法律服务人员共担任法律顾问3265家,签订法律服务协议850份。
据悉,北京市司法局将立足北京率先形成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格局,整合全市各类法律服务资源,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专业法律服务团、提供“一对一”服务等方式,创新载体,拓展领域,提升质量,为首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法律服务。同时,推行法律援助“首问负责制”和“一站式服务”,实行“点援制”与指派制相结合,加强便民窗口建设。落实新刑事诉讼法,探索建立值班律师制度,畅通受援人维权通道,着力打造“北京服务”品牌。(记者王斌)
·北京“打车难”似成死结 乘客有怨气 司机有委屈
·北京救助机构24小时接待流浪人员应对寒潮
·北京公布供水水质信息各项指标均达标
·北京大兴:查处违法行为6000余起
·北京:准物业覆盖朝阳老旧小区
·周三周四北京空气质量将达优良级别
·周三周四北京空气质量将达优良级别
·北京严重空气污染区域停止中小学生户外锻炼
·雾 误 勿!——北京87小时雾霾天气下的生活全家扫描
·北京通州检察“轻刑快审”办案提速
·北京:铁警查倒票 8天查获500余张
·北京铁警一周抓获8名票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