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第一场霾,持续时间比以往更长了一些。
从1月10日起,全国半数城市都出现了大范围的严重空气污染,北京、河北、郑州等地更是发布了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据称,北京局地PM2.5浓度瞬间值甚至已经超过了1000微克/立方米。
一时间,人们“谈雾色变”,号称可以防PM2.5的口罩热销断货,“爆表”成为网络热词……这种恶劣、普遍的极端空气是如何产生的,随之成为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
据北京市环保局介绍,在北京地区PM2.5污染物的构成中,机动车直接和间接的排放占22%,是形成雾霾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而有数据显示,从2010年开始,汽车尾气引起的空气污染已间接造成210万人死亡。于是,严治尾气排放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同呼吸共命运”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公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也许可以算是这场“顽固”的雾霾最大的“贡献”。
在严重雾霾天气的紧急事态下,如何将社会共识转化为每个人的行动,成为舆论关注的另一个焦点。于政府而言,有监测、告知和治理的责任;于个体而言,有配合政府管理、遵守各项规定的义务;而如何监督并保证两者各尽其责,就是法律要完成的任务。有专家表示,环境权利具有可诉性,但此类关于尾气污染的诉讼案件在中国还十分罕见。“权利是一回事,能不能行使是另外一回事”,如此看来,实现空气污染的良好治理,司法机关同样责无旁贷。
在改善环境过程中,素有“城市美容师”之称的环卫工人功不可没。然而,就在全国环境形势如此严峻的当口,广州却发生了环卫工人罢工事件。据报道,罢工者的主要诉求是提高个人待遇,事情虽然立刻得到了解决,但其中所暴露的问题却不容视而不见。有消息称,当地政府将环卫工作外包给了公司去做,不排除公司为了压低成本而侵犯工人的合法权益。若真如此,当地政府就在罢工事件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月11日,雾锁京都。而在中国南端的云南镇雄赵家沟,人们的心里也雾霾重重——一场突如其来的山体滑坡瞬间吞噬了一个村庄46个人的生命。事发不足30个小时,当地官方即公布了事故分析报告,称连续雨雪天气是滑坡发生的直接诱因,并否认“滑坡与煤矿坑道有关”。而当地多名矿工表示采矿区就在滑坡的正下方,村民们也就“雨雪引发说”提出了四大疑问。而在此前发生的彝良地震是否对本次事故产生影响的问题上,有关专家也说法不一。这为本已被悲伤所笼罩的村庄又蒙上了一层阴影,让真相显得扑朔迷离。
事发原因疑团待解,又传来了地方政府强行火化遇难者遗体的消息。“为什么连我孩子的最后一面都不让我见?”“为什么没有经过我们的同意就火化?为什么不能再多等一两天?”……新闻报道中遇难者家属撕心裂肺的恸哭质问,让人不忍卒读。在如此沉痛的气氛中,政府的道歉显得是那样的轻飘飘。此时,尽快重新启动事故核查、拿出令人信服的调查结论,制定严格全面的追责体系,做好各项灾后重建工作,恐怕才是对逝者最好的祭奠、对生者最好的慰藉。
1月13日,赵家沟也起了“遮天盖地的氤氲雾气”。我们要说的是,大雾可以挡住视线,却挡不住追寻真相的慧眼,雾霾终将散去。
(作者:正义网络传媒研究院 仝玉娟)
·[视频]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有所缓解
·山西省雾霾天气逐渐消散
·雾 误 勿!——北京87小时雾霾天气下的生活全家扫描
·雾霾天气 平安出行
·专家建议: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焦点访谈》 20130113 面对严重雾霾天气
·《焦点访谈》 20130113 面对严重雾霾天气
·北京多个政府职能部门采取措施应对雾霾天气
·北京多个政府职能部门采取措施应对雾霾天气
·积极应对雾霾天气 各地交警发布“微提示”
·中东部持续雾霾天气 公安部发布雾天出行提示
·图表:中东部持续雾霾天气 公安部发布雾天出行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