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来,莱西市推行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新模式,实行“市、镇、村”上下联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常态长效机制,搭建信息化管理服务、特色化宣传教育平台,有效提升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与服务水平。2012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4项指标(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财产损失数)全面下降,其中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较2011年同期大幅下降30.2个百分点,为近几年来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低点。
“市、镇、村”上下联动
实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服务无缝隙
为加强组织领导,全市建立权责明晰、层级分明、上下联动的领导体系,莱西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各相关单位及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层层签订责任书,将工作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莱西市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基础牢固的专兼职队伍,在市级设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市工作的综合协调、检查督办;在镇级,组建了97人的交通指导员队伍,以管区为依托,实行划片包干,督导各村落实信息采集、台账管理、隐患排查等工作;在村庄(居委会),充分发挥村委会主任和村综治协管员的主体作用,建立了1800余人的交通安全管理员、协管员队伍;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确定兼职交通安全协管员550余人。专兼职队伍的组建,促进了服务范围的扩大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他们还落实了严格监督、有责必究、奖惩分明的考核制度,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与服务工作纳入全市目标绩效考核。同时,严格实行道路交通安全责任追究制,推进各项管理和服务措施的落实。村级还普遍制订了适合农村实际的奖惩办法,通过与其他日常工作的结合,使工作真正在基层得到执行和落实。
建立常态长效机制
切实解决“谁来管、怎么干、干什么”的难题
为加强管理,莱西市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从组织领导层面解决“谁来管”的问题。副市长作为联席会议召集人,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通报全市道路交通安全情况,分析交通事故形势和特点,检查各成员单位工作落实情况,督促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道路安全隐患综合治理制度,从工作机制层面解决“怎么干”的问题。莱西市进一步完善了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坚持滚动摸排、持续整治,镇(街道)、村居每季度向业务上级上报辖区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情况,按照道路管理权限对事故多发路段和安全隐患路段实行市、镇两级挂牌督办,彻底消除事故隐患。建立交通安全源头监管制度,从基层基础层面解决“干什么”的问题。
公安机关狠抓对车辆和驾驶人的源头管理,实行“一车一档、一人一档”。设计印刷了8大类共计20多种基础台账,对全市车辆及驾驶人的基本信息逐一摸底调查,建立健全了信息管理台账。实行温馨提示单制度,组织交通管理员和协管员对驾驶证申办、年审、换发及车辆注册登记、审验等事项进行温馨提示,实现了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的转变。
提升管理服务效能
建立信息化管理服务、特色化宣传教育两大平台
为提升管理服务效能,全市积极打造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网上服务、动态监管、社会联动的顺畅流转。
莱西设计开发了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服务网”,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和互联网传输手段,实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服务工作在网上的发布、提示、查询和互动;同时,利用其中的“联动平台”模块,实现了“人、车、路”基础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以及联动单位的互动化管理。
截至目前,该管理服务网共载入各类信息5万余条,发布信息1300余条,推送信息200余条,提供网上查询3000余次,极大地提升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服务效能。
他们还积极打造特色化宣传教育平台,形成媒体有专栏、基层有阵地、宣传措施有创新的浓厚宣传氛围,结合社区文化建设,在镇、村建设了50余个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主题广场,通过设置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栏、交通标志标线释义图等,营造了浓厚的道路交通安全氛围;建成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主题街区100余条,采取沿途喷绘、悬挂宣传挂图、设置灯箱等方式,方便市民在日常出行中增长见识、增强意识;免费发放了2万副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主题扑克,精心设计了具有浓郁交通安全宣传元素的内容,让市民在休闲娱乐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于良雷)
·青海省公安加强交通事故预防和春运交通安全
·宁夏2012年查处公路交通安全隐患点(段)111处
·李志刚:确保恶劣天气下道路交通安全通畅
·广西兴安公安交管部门多措并举确保交通安全
·湖南近万名交警上路执勤确保冰雪天气交通安全
·[视频]公安部:元旦小长假 交通安全形势平稳
·[视频]公安部:元旦小长假 交通安全形势平稳
·广西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部署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更加有效管理道路交通安全 更加公平保护人民群众利益
·山西阳泉:交通安全进校园
·广西将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纳入普法工作计划 增强居民文明出行意识
·会宁县公安局、交警队、文明办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展“122交通安全”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