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峰镇村道标美化建设给村民带来极大的便利。 实习记者 文潇 摄
敖平镇村民文化生活多姿多彩。 (资料图片)
什么是社会管理创新?在农村也许很多农民回答不出来,但是他们却正实实在在享受着社会管理创新所带来的诸多益处。
2012年岁尾,记者来到了什邡市隐峰镇和与其紧邻的彭州市敖平镇,感受到了社会管理创新给这两个基层乡镇带来的阵阵春意。
隐峰: 交通安全的
乡村管理模式
灾后重建以来,隐峰镇的道路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全镇水泥路里程达56公里,其中村道21.5公里,水泥路遍及全镇10个行政村和139个村民小组。用镇长柳姜的话来说,水泥路几乎连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
然而一度时期,便捷的交通并没有让百姓满意,相反却引来群众一纸诉状将政府告上了法庭。
交通事故引发村民状告政府
2007年,村民李依林以管理不到位为由,将隐峰镇政府和该镇万和村村委会告上了法庭。
原来,当年5月16日晚8时许,李依林驾驶摩托车从隐峰镇宝月村往隐峰镇场镇行驶途中,行至该镇韩城村二组时,被村民熊某某擅自设置的水泥路障绊倒后受伤,在医院住院治疗33天,经司法鉴定为十级伤残。愤怒之下,李依林以熊某某擅自在公路上设置路障致人受伤负主要责任,而隐峰镇政府和该镇万和村村委会没有尽到管理义务应承担赔偿责任,将三者一并告上了法庭。
尽管法院最终判决隐峰镇政府和万和村村委会在该起事故中不承担责任,但此事也让镇党委、政府看到了农村交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改变农村交通秩序,列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痛定思痛村道标美化建设上马
“重建设而轻管理。”柳姜一语道破当前村道管理中问题的根源所在。
对于以前交通的混乱状况,开了十多年客运三轮车的熊从荣深有感触。村民乱占道,机动车路上随意调头,由于路中间没有划出分界线,机动车、非机动车都在路中间跑。“我还算运气不错,没有发生交通事故,但还是出现了几次险情。有几个同行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撞了车、伤了人,几年跑车白干了不说,还倒贴钱。”
2012年9月,什邡市在隐峰镇开展了首个镇村道路标准化交管模式试点工作。柳姜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是镇上千方百计争取过来的,就是想通过管理创新来根治隐峰的交通乱象。
首先是健全镇村道路交通安全台账,其次是规范镇村道路交通标识标线,规范车辆停放管理。目前,该镇在辖区内的主要道路、路口等处设置交通指示、警示等交通路标指示牌,全镇共建各类交通安全设施167套,热熔反光标线3162平米,里程达26公里,共投入资金30余万元。
效果初显事故发生率下降50%
如今开车行走在隐峰的镇村道路上,只见笔直的公路上都用反光漆将车道分成了两半,有些宽的路段两边还划出了边界线,各种指示标牌一应俱全。限速、限高、村组指示一目了然。
庆云村村主任王文全说,骑了20多年的摩托车,现在骑车最顺心了。马路有了分界线,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路两边立了反光柱,夜晚开车再不用担心看不到路而骑到沟里去。“我们村还把标美化教育写到了《村规民约》中,让遵守交通成为一种道德标准。”
标美化村道的建设给隐峰的交通安全带来多大变化?什邡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隐峰中队中队长王晓彬给出了数据:目前该镇共有各种机动车和电瓶车上万辆,实行标美化建设以来,道路事故发生率下降了50%以上,效果十分明显。
柳姜说,新的管理模式可谓是投入少效率高,老百姓也夸政府给人民群众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下一步隐峰的标美化建设二期将上马,对部分路段加装波型护栏和完善标识标志工作,目前已经着手准备了,“欢迎你们到时再来看看隐峰农村交通的新变化!”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便民德阳
·完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构建和谐德阳
·德阳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综述(一)
·四川德阳借助LED屏 构建公共应急宣传系统
·四川德阳:信息化演示拉近与群众距离
·四川德阳经开区率先启动安全社区创建
·四川德阳经开区率先启动安全社区创建
·四川德阳全面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
·德阳交通安全形势平稳
·德阳上半年查办职务犯罪30件
·德阳法院多措并举开创未成年人犯罪治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