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共同主办的2011年度全国法制好新闻评选结果近日在京揭晓。共有333篇(件)作品分获各类奖项,其中一等奖31个,二等奖91个,三等奖211个。法制日报共有17篇作品获奖。(一、二等奖获奖名单见二版,全部获奖名单见法制网)
据悉,为了做好2011年度全国法制好新闻评选工作,主办单位成立了由司法部主管部领导、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法律界和新闻界的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制定了《全国法制好新闻评选办法》。从2012年6月开始,经各省级司法厅(局)和广电部门、省级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积极推荐,主办单位共收到37家中央媒体、8个中央国家机关、30个省(区、市)推荐的作品1276件(篇)。评委会先后经过复评和定评,最终确定了获奖作品。获奖作品涵盖消息、言论、通讯、图片、电视、广播等19类。为了适应法制新闻发展的新形势,本次评选增设网络新闻专题、网络新闻评论、网络新闻访谈、网页设计等四个评选项目。
据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本届参评作品主要突出以下特色:一是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刻反映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主题,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如新华社刊发的通讯《依法治国的坚固基础——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际》、《人民日报》刊发的系列报道《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法制日报》刊发的言论《综合治理,保障社会平安的中国模式》、江苏电视台电视专题《创新社会管理环省行系列报道》等。
二是紧扣法治主题,挖掘新闻法治价值,充分阐释作品所涉及的法律内容和意义。如《法制日报》刊发的专版《视点》、《检察日报》刊发的深度报道《法律真的管不着“见死不救”吗?》、《人民公安报》刊发的图片作品《打拐行动——振奋和温暖着我们》等。三是贴近基层,服务群众,综合利用各种媒体技术,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报道,使新闻传播效果进一步增强。如《人民法院报》专栏《一线调判故事》,中央电视台电视新闻《缺斤缺两的加油站》、普法栏目剧《墨色丁香》,江西电视台电视栏目《晚间80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评论《“百度文库”侵权风波:技术越进步,版权越珍贵》,人民网的网络新闻专题《“城管十问”系列报道》等。记者于呐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