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备受关注的河北省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正式出台。《方案》对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在河北省的高考报名条件作了详细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
政策:学生有两年以上高中学籍,家长有《就业失业登记证》和居住证就可报名
根据《方案》规定,流入我省的随迁子女在父母经常居住地接受高中段教育,至毕业时具有两年以上连续就学记录的,同时提供家长《就业失业登记证》、居住证和高中段学籍证明,即可在河北省参加高考。具体报名、审核、录取办法由省招生委员会确定。流入我省的随迁子女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后,与我省考生享受同等的招生录取待遇。
此外,对于随迁子女参加中考的,《方案》规定,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中考享受与当地常住户籍人口子女同等待遇,具体报名、审核、录取办法及条件由各设区市根据本地实际制定。
解读:新方案不会引来大规模外地考生
据了解,已公布方案的省市区多数规定参加高考的随迁子女学籍年限为3年,而我省则设定为2年。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考虑到方案解决的是随迁子女受教育问题,门槛不宜过高,在我省教育资源可承载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为随迁子女受教育提供便利,使具有完整高中段3年学籍的学生和高中二年级随迁过来的学生均可享受此项政策。
随着我省“异地高考”政策的出台,省内的一些考生和家长担心会出现大规模的外地考生到河北学习和参加高考的现象,从而与本地考生形成竞争。对此,省教科所的一位专家分析,虽然我省异地高考的准入政策比较宽,但也很难出现外来考生涌入河北参加高考的热潮。
“多年来,我省与河南、山东等几个兄弟省份是出了名的生源大省,优质生源多,高分考生竞争激烈。在高招录取时,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要比北京、天津及南方大部分省份高出许多。”该专家称,尽管在河北能够享受较好的优质教育资源,但也要承受相等程度的高考竞争,因此“高考涌入潮”很难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