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山东莱芜市公安局坚持以“小警情”促“大满意”,以标准化促规范化,不断完善、固化 110“小警务”工作机制,全市110接处警效能和为民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制定工作标准,实施 110 流程再造,“小细节”更加规范。该局制定了《110 工作标准》,为110“小警务”开展提供了规范引导、便于操作的范本。该《标准》分岗位标准、指挥调度标准、考评标准3大类,对27个岗位、8 个关键环节的工作标准进行了明确和规范。明确岗位标准即在市局指挥室实行分区工作制,明确了主任、副主任、值班长,指挥调度岗、接警岗、信息管理岗、 视频监控岗及各分局(警种)值班室、基层所队、合成化巡防岗等岗位职责、业务标准,实行分级分工负责制,提升了工作效能。同时细化技能标准,在岗位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接警标准、出警标准、处警标准、指挥调度标准、现场评价标准、信息录入标准、证据收集标准、 回访标准等“ 8 类标准”,细化了工作要求,绘制了工作流程图,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规范运作。该局还设定考评标准,明确将群众关注关心的“六类小警情”列为考评重点,将接警态度、接警时限、指令准确度、出警速度、处警态度、现场处置情况、群众评议情况、回访情况列为考评内容,强化日常督导检查,实行周通报、月考评、年底总评制度。
推行现场评价,提升群众满意度,“小警情”处置更加高效。对“六类警情” 进行现场评价,出警民警现场处警完毕后,报警当事人在现场通过移动警务终端或填写《 现场评价卡》 方式,对民警出警速度、处警速度、现场处置等情况进行评价。 对警情复杂,现场无法处结完毕的,向当事人说明情况,对现场处置情况进行评价。坚持实行三级回访:基层处警单位按照警情总数的100% 进行回访,各分局、警种按照警情总数的80% 进行回访,市局指挥室按照警情总量的 50% 进行回访,并依托110 网上回访软件,实现了回访有录音、群众满意度自动生成等功能,杜绝了人为因素。同时对重要警情、敏感性警情、投诉警情进行重点回访。对经回访不满意的警情,组织专人专门回访,虚心征求意见,注重整改问题,定期通报情况,直至达到群众满意。
积极革新警务,提高处置水平,“小技巧”更加丰富。该局严格执行“一分钟出所工程”和“城区 5分种,城郊10分钟,农村地区尽快到达”的出警时限要求,并从8月份开始,启动了社会面合成化巡防机制,组建了53个合成化巡防作战单元,屯警街面,既管交通又管治安,一旦发生警情,指挥中心第一时间指令就近作战单元,开展先期处置,缩短了出警时限。各处警单位紧密结合辖区实际,针对不同警情特征、规律,新总结提炼了“家族式”调解、“警民联调”、“部门联动”和伤害类案件“六步法”等处警工作法、小技巧。为快速、妥善处置群众求助等各类不确定“小警情”,各处警单位和民警积极发挥聪明才智,研发用好破锁器、伸缩救生杆、带钩攀援救生绳等一批经济实用的接处警“小发明”,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10余件。【崔言卫 翟乃云】
·山东莱芜各警种“110宣传日”忙宣传
·山东莱芜消防向基层加力,让网格管理无缝隙
·山东莱芜文化体制改革多方受惠
·山东莱芜钢城:创新工作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
·山东莱芜“轮训轮值”实现战训合一
·山东莱芜实施群众学法“十百千万工程”
·山东莱芜实施群众学法“十百千万工程”
·山东莱芜莱城“四零”工作法提升服务水平
·山东莱芜:创新方法做实民生警务
·山东莱芜九小场所火灾起数降近半
·公安部领导要求推广莱芜市消防安全“户籍化”经验
·山东莱芜培训两千名小消防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