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信息网络

公安政务微信来了,快“摇一摇”

2013-01-14 12:27:3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如何办理港澳通行证?如何办理新车入户?身份证丢失怎么办……如果遇到这些问题,拿起身边的手机给公安局发条微信吧,可能很快你就会收到满意的答案。

  用户人数庞大、便捷性突出、多种应用功能集于一身,当微信应用与公安行业职能碰撞时,会产生何种化学反应?让我们掀起公安政务微信的“盖头”,瞧一瞧究竟。

  公安政务微信来了,你知道吗?

  广东肇庆、广州和江苏淮安、福建厦门等多地警方都推出了公安政务微信,成为密切警民关系的小法宝

  “多谢您对‘平安肇庆’的关注,我们收到信息后会第一时间给您回复。”温柔的女声从手机微信中传出来。广东省肇庆市公安局继推出全国公安机关首个政务微博“平安肇庆”后,2012年9月又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公安政务微信“平安肇庆”。

  微信是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微信有那么多用户,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平台。”2012年8月,平时早已熟谙微信的肇庆市公安局民警彭家祥突发奇想:能否将微信也像微博那样,做成一个网络问政的平台?

  这一想法得到了肇庆市公安局领导的认可,经过20天左右的试运营后,2012年9月6日,肇庆市公安局开通了公安机关的微信公众平台。截至目前,“平安肇庆”微信公众平台拥有 “好友”2200余人,回复微信“好友”问题7800条,解决实际问题6800条。

  “只要输入一些关键字,如户口、车管所、出入境等,‘平安肇庆’微信马上会自定义回复相关的公安业务。”“平安肇庆”微信创始人之一、民警彭家祥告诉记者,“据我们统计,自动回复功能能够切实解决网民咨询公安业务问题的80%,剩下的20%靠人工回复。”

  而同样具有前瞻性眼光的是江苏省淮安市公安局。这个局于2012年11月19日和20日分别开通了“平安淮安”、“乐行淮安”两个公安政务微信服务平台。

  “通过微信,我们向公众传递最新警务资讯、宣传治安防范知识,实时提供交通路况,接受公安业务咨询和听取建议,接受举报,加强警民互动。”江苏省淮安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新闻办负责人沈爱华介绍说。

  公安政务微信每天都可以推送一条新闻给广大微信“好友”,这也受到了大家的好评。网友“肥嘟嘟”说:“上班忙,下班也懒得看电视,关注‘平安肇庆’微信足不出户就可以知道肇庆发生什么事了!”

  微信,这个时下受到年轻人热捧的网络应用宠儿,已经进入了公安机关的视线,继成功运营公安政务微博后,公安政务微信也开始逐步成为密切警民关系的小法宝。目前,广东肇庆、广州和江苏淮安、福建厦门等地警方都已推出公安政务微信。

  为什么选择了微信?

  微信支持通过手机网络单聊及群聊,操作方式简单、功能强大,微信软件本身免费,在全国已吸引了近三亿人使用

  2012年的公安政务微博大放异彩,无论是微博数量、粉丝人数,还是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公安政务微博都领先于许多党政部门的微博,做到了一枝独秀。

  腾讯网编委、腾讯微博综合管理中心兼安全管理中心负责人何钐所说:“公安微博已经将微博的优势做到了最大化。”如何继续利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拓宽警民之间有效互动的渠道?公安机关在微博问政模式逐步成熟后不断探索、寻找着新的警民沟通平台。

  环顾四周,当前最为火爆的沟通工具非微信莫属。

  微信,一款大热于年轻人中间的软件,到底好在哪里呢?

  首先,微信支持通过手机网络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朋友之间可以单聊及群聊。其次,微信操作方式简单,且功能十分强大,通过“附近的人”、“漂流瓶”、“摇一摇”3个主要功能,可以实现与陌生人交友。来自人民网数据显示,这些特点让微信在全国已经吸引了将近3亿人使用。对于很多人来说,微信已渐渐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2012年下半年,政务微信开始在政府职能部门的运作中破土生芽,悄然兴起。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报道称,最早使用微信的政府部门是广州市白云区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广州应急-白云”微信公众平台主要功能是发布点对点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关注社会公众安全需求。

  而公安机关本身的职能更与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追求更为畅通有效的警民互动渠道的理念指引下,微信平台的应用也快速进入了公安机关的视线中。

  全国首家公安微博 “@平安肇庆”创始人、广东省肇庆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科科长陈永博说,紧跟群众的需求爱好是“平安肇庆”微信开通的原因。

  “警力跟着警情走,微信的用户数量逐步庞大,我们做网上群众工作,理所应当要跟群众在网上保持同步。”

  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这一警民沟通的新载体,让公安机关的声音变得更便捷、更高效,也让社会各界对公安机关的监督渠道更畅通。

  另一方面,现实中的微信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提供给人简单、方便、有效沟通方式的同时,也可能让使用者受到伤害,利用微信“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等工具进行犯罪,诈骗、抢劫、强奸时有发生,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范大于补救”,提前入驻微信,提醒市民做好安全防范,是不是能够更好地预防犯罪发生呢?先声夺人,利用流行的沟通工具发送警方提醒,这也是公安政务微信开通的原因之一。

  “平安淮安”微信为了提高微信“好友”的安全防范意识,在群发信息中专门发送了包含最新防盗、防诈骗等内容的警方提示,而针对当前比较突出的电信诈骗犯罪,“平安淮安”及时通报不法分子常用手段,提醒微信“好友”注意防范。

  “不法分子利用微信‘摇一摇’这个功能进行盗窃、诈骗、传销……公安机关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调查,所以警方应该同步进入参与,提醒大家预防上当受骗。”陈永博告诉记者。

  “我们每名民警每天将发布2至3条微信‘漂流瓶’,或者用‘摇一摇’的方式发布治安防范提示类信息,传递正能量。”彭家祥告诉记者。

  微信与微博有什么不同?

  “微博像一个广场,是公共场所;而微信就像小酒吧,更适合比较亲密的朋友,能够更好地进行一对一交流。”

  没有粉丝,有的是朋友通讯录,微信和微博从开始就不大一样。

  有专家认为,微信是对等的双向关系,微博是非对等的多向度错落关系。微信普通用户之间,需要互加“好友”才能建立联系,这构成了对等关系;而微博普通用户之间则不需要互加好友,双方的关系并非对等,而是多向度错落、一对多。

  陈永博说:“微博像一个广场、或者一个大茶馆,是公共场所;而微信就像小酒吧、小饭馆,更适合比较亲密的朋友,能够更好地进行一对一交流。”

  相对于公安政务微博的开放性、公众性,微信作为一个社交工具,信息传播形式有其隐蔽性。很多在微博里不方便说的话,人们可以通过微信寻求帮助,而进行一对一交流,提高了警方回复群众困难问题的效率。

  微博上,用户之间是关注关系,微信上,用户之间是对话关系。这样平等的交流能让更多疑难问题被民警快速知晓、然后解决,让更多公安机关的工作被群众知晓、理解。

  相对于微博每天海量信息的涌入,微信却“惜字如金”。因为系统规定公共微信账号每天只能群发一条新闻。“要么发布肇庆本身的重要新闻,要么就发布一些与全民都息息相关的新闻或全国通用的公安业务知识。”彭家祥说。

  有专家指出,微博是做信息关系的,而微信做的是用户关系。微博本身即是信息平台,人们上微博的很大一个目的便是关注各类信息,而人们上微信主要目的是为了与朋友交流,它是一个具有社交性质的交流平台。

  “两个平台各有各的功能,不可替代,都可以发挥着各自的重要作用。”陈永博说。

  而在公安政务微信的成长过程中,公安政务微博也助益颇多,两者之间互相补充、互相宣传。

  “‘平安肇庆’的微信就是靠微博成功推介的。”陈永博告诉记者。

  “我们在微博和微信方面是实行统一团队管理、信息同步发布、统一品牌宣传,同时我们还在微信、微博与公安门户网站进行联动,提供网上公安业务咨询办理链接。”沈爱华说。

  公安政务微信如何运作?

  全天在线值班,强大的“专家后援团”,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四维”同步的回复方式,公安政务微信让人感到分外体贴

  夜间碰到急难问题需要询问警察,该怎么办?不要急,公安政务微信一直在你身边,并且能够为你提供专业的标准解答。为了快速而准确地回复一些需要人工解答的问题,公安微信团队的值班时间更让人感到了一份体贴。

  “公共关系科3名民警轮流值班,回复‘平安肇庆’微信‘好友’的问题,每天24小时在线。对于需要人工回复的问题,我们接受咨询后经过仔细核实后及时回复。”陈永博告诉记者。

  为什么公安政务微信能够一对一地解答各种问题呢?秘密就在于他们身后的“专家后援团”。例如,“平安肇庆”的微信专家团共有30人,除肇庆市公安局公共关系科民警全职值班外,还有车管所、经侦支队等其他警种的民警过来 “支招”,能够“量身”回答微信“好友”的各种问题。

  “如果一些‘好友’的问题我们不能回答,我们的局长会亲自帮助回答。”彭家祥告诉记者。

  公安政务微信像是群众身边的 “随身小专家”。自创建以来,公安政务微信平台替群众解答了不少身边的烦心事。据了解,目前微信“好友”的咨询主要以户口迁移、身份证办理、港澳通行证和护照办理、交通管理业务以及交通违章查询等问题居多。

  “有一次一对夫妇发微信询问:婚后按照政策办理生二胎的手续时,发现男方的名字和当年出生证上登记的名字不同,当时办户口时用的是曾用名,这种情况该这么办?我们收到微信后,立即与户政、派出所以及计生部门联系协商,查找当时的历史档案,终于让这对夫妇办了准生手续。”陈永博告诉记者。

  “乐行淮安”则解决了很多交通出行的问题。有“好友”通过微信提出,希望在淮安市城区的人民路增划停车位,淮安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迅速进行了调查,并及时进行了答复。有的市民通过微信举报交通违法行为,交巡警支队在接到这些线索后及时调查处理并反馈。

  随着手机的智能化,如何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沟通也是公安政务微信全力探索的内容。

  如今,“平安肇庆”微信实现了警方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四维”同步,并可用英文、普通话和粤语进行语音播报。比如输入关键词“驾驶证”,系统便自动回复了包括文字、图片、语音、视频4种方式的解答,详细的图文及语音、视频解释让人倍感亲切。

  公安政务微信的未来如何?

  “平安肇庆”微信的“梦想”——“让网民只要一想到有涉及公安的疑难问题,一问‘平安肇庆’就明白了。打造成公安业务知识的‘搜索引擎’。”

  未来微信的前景如何?怎样利用微信的特点高效宣传公安机关的工作?下一步公安政务微信需要怎么走?在摸索中不断前行的“平安肇庆”微信对此也有规划。

  “我们估计,未来微信作用可能比微博还要强大,因为微博是点对面的传播,微信是点对点的传播。打比方,我们的微博有423万粉丝,我发1条微博的话,真正能看到的人恐怕只有1%至5%。但微信就不同了,就算你只有1万粉丝,由于是点对点的传播,我可以基本保证发布的消息有90%以上的人会看,这样一来实际传播面就更广,能够真正传递警方的声音。”一步步经营着“平安肇庆”微信的彭家祥对于公安政务微信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彭家祥还说出了“平安肇庆”微信的“梦想”——“让网民只要一想到有涉及公安的疑难问题,一问‘平安肇庆’就明白了。我们要将‘平安肇庆’微博、微信打造成公安业务知识的‘搜索引擎’。”

  “下一步,我们打算在社区民警中进行推广,让社区使用微信的群众能够时刻感受到社区民警就在身边。”沈爱华告诉记者,目前,淮安市公安局正在结合淮安公安工作实际,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放的特点,研发特色软件,以更好地为民服务。

  目前,公安政务微信的枝芽在慢慢舒展,在为民服务、保民平安的理念指引下不断创新着服务理念,同时,公安机关也在 “微警务”的应用中进一步放下身段,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记者 刘晖)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鄂检在线”微信平台开通
·湖北黄石开通全国首个法援微信公众平台
·[视频]南昌:遇到交通问题 微信"喊"交警
·莫让微信成“危信”
·警方提醒:小心微信“摇”来窃贼
·四川绵阳:“微信交警”语音发布实时路况

·四川绵阳:“微信交警”语音发布实时路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