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宝应县安宜镇黄启顺老大爷日前手提的一袋西红柿被一辆小型私家车碰了个稀巴烂,车主一溜烟跑了。老黄气得报了警,县交巡警大队警员高明华受理此案后,花了一天时间调取了附近9个探头、长达6个多小时的监控录像,愣是把车主给找了出来。
“这种案子要是发生在以前,就真得让我们纠结了。”专案组长张广玉说。过去由于受办案经费和警力的限制,宝应警方一直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一些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大案要案上,对“小偷小摸”类案件往往只能作备案处理。
情况在去年5月发生了变化。宝应当时出台“关于全力打造‘超级微警务’改进民生工作的意见”,县公安局局长夏忠平介绍说,从实践中看,98%的案子是入室行窃、盗窃粮食等涉及群众利益的侵财性小案子。小案子破得少,丢掉的可能就是民心和口碑,百姓安居乐业就会受到影响。由此产生的大量办案经费怎么办?据县公安局指挥中心统计,今年以来通过在其他方面压缩和控减,基层办案经费增长了36%,充分保障了日常办案需要。同时,还把警力向基层集聚,最近就有20多名警员被下派到基层派出所,全县基层一线警力连续3年实现稳中有升。
最新数据显示,去年,该县公安机关受理了1865起涉案数额不超过5000元的失窃案件,破案率同比增长32.4%,为群众挽回损失280余万元。据省有关部门调查,宝应作为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县,群众安全感已达97%,高居全省前列。
(通讯员 张大庆 严士明 记者 任松筠)
·江苏宝应:五大和谐互动 创新社会管理
·江苏宝应:在破小案办小事中突出大民生
·江苏扬州宝应县村村都有民间调解室
·江苏宝应:“社区警务沙龙”成为交流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