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社论评论

新华时评:地质灾害防治没有“非汛期”

2013-01-14 08:39:3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网 

    13日的云南省镇雄县高坡村仍然沉浸在悲痛中。突如其来的特大山体滑坡灾害,吞噬了这个村庄46条鲜活的生命。发生在旱季的这场灾害向人们发出警示:地质灾害防治没有“非汛期”,旱季防治地灾丝毫不能懈怠。

    地质灾害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主要发生在地质条件复杂、山高坡陡谷深的地方。即使在旱季,没有大范围的强降雨天气,但在单点暴雨、持续雨雪天气等因素影响下,地质灾害也容易发生。如2008年11月2日,也是“非汛期”,云南楚雄受单点暴雨影响发生特大滑坡泥石流,造成83人死亡或失踪。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任务艰巨,地震灾区、三峡库区等都是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密集的地方。以云南省为例,据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发布的数据,全省纳入监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达2万多个,近170万人面临地质灾害隐患的威胁。

    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地区,思想上,要时刻绷紧一根弦,丝毫不能有疏忽懈怠或麻痹大意。措施上,深入细致开展地质灾害排查,切实加强隐患监测和预警,遇到极端气象或成灾迹象要及时组织群众避险。机制上,要层层严格落实责任,完善群防群测和专业监测体系,保障防治监测人员和经费投入。

    云南镇雄的这次特大山体滑坡,据当地政府称,灾害发生前没有任何预兆,当地从未发生过地质灾害,历次排查中也没有发现隐患,不属于监测点。但是,这次滑坡泥土量高达21万立方米,为何事先没有发现隐患?持续近一个月的雨雪天气,为何没有引起警觉?这两个问题,值得深刻反思。(记者伍晓阳、浦超、吉哲鹏)

[责任编辑:李家亮]
相关报道

·贵州积极部署应对凝冻天气严防地质灾害发生
·云南部署救灾措施排查地质灾害隐患
·西南铁路筑牢山洪地质灾害“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