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司法行政要大有作为”
山西省司法厅五步战略创一流
在山西省平陆县上堡村红薯加工厂奠基现场,73岁的村民王小胎激动地握住省司法厅下乡驻村队员的手连声道谢。
上堡村曾是平陆县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民年平均收入只有八九百元,2011年以来,山西省司法厅将“干部下乡”与扶贫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帮村民们养羊、修路、亮路灯、建文化广场,群众对司法厅干部竖起了大拇指。
这只是山西省司法厅5年工作的一个缩影。
在2012年1月9日召开的山西省委依法治省领导组专题会议上,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如此评价司法厅工作:“司法厅的工作是最积极的、最主动的、最富有热情的。”
据了解,5年来,山西省累计调处各类纠纷110多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6%,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率、帮教率均接近100%,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36161人,重新犯罪率0.2%,没发生一起重大恶性案件,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79501件,受援人总数达1044795人,追索各类经济赔偿10.37亿元。
确立五步战略
2008年,时任山西省纪委常委、秘书长的王水成调任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
干部年龄偏大、工作思路闭塞、基层基础建设薄弱、部分地区和个别单位的工作人员工作消极应付、敷衍塞责等问题,首先摆在了他的面前。
“新形势下,司法行政工作也要大有作为。”王水成对《法制日报》记者说,“2010年山西被确定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通过提高司法行政服务水平,为先行先试创造更加宽松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更是山西司法行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经过深入调研,新一届厅党委班子结合实际,提出了“一年开局打基础、二年推进迈大步、三年提高上台阶、四年提升争上游、五年决战创一流,全面开创山西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的“五步走”战略目标。
打造一流队伍
“勇创一流必须有一流的队伍。”王水成说,可以将其概括为三句话:领导班子要有决策力,中层干部要有执行力,基层干部要有落实力。“领导班子决策力的提高需要靠政治素养,通过不断学习,深入基层,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地将司法行政工作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思考、来谋划、来推进。而提高干部的执行力和落实力,增强本领是前提,改善作风是关键。”
5年来,山西省司法厅党委在狠抓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同时,深入一线,班子成员年均下基层时间达3个月以上。在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等活动中,山西司法行政系统通过执法轮训、自主选学、在线学习等多种途径,树立责任意识、落实严谨作风、强化效率观念。
一系列举措使队伍风貌有了很大改观,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2012年,大同市阳高县司法局龙泉司法所所长李培斌成为山西政法系统唯一党的十八大代表,并荣膺年度“全国十大法治人物”;“安置帮教”好妈妈韩雅琴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安置帮教先进个人,以她为人物原型的电影《韩妈妈》正在拍摄;太原市佳镜律师事务所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完善工作机制
2008年,山西省司法厅提出全系统政风行风建设“三年争创进一流”的目标,然而在实践中,却仍有部分市县司法局领导重视不够,工作无起色,停滞不前。
在2009年度政风行风总结会议上,省司法厅提出对系统内在当地政风行风排名处于下游位置的司法局实施“不给编制、不拨经费、不配装备”的“三不”措施。随后在2011年山西省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中,81%的市、县(区)司法局进入当地一流行列,省厅稳居省直执法单位前列。
这一机制被王水成形象地称作“扶优扶强,鞭打慢牛”。他告诉记者:“只有让吃苦的人吃香,让有为的人有位,才能弘扬正气,激发广大政法干警的工作积极性。”
2011年,山西省司法厅打破干部选拔“能上不能下”的陋习,集中开展了正处级领导职位竞争上岗工作,通过公开笔试、面试选拔产生了9名正处级领导干部,使厅机关正处级领导干部的平均年龄由原来53.5岁下降到46.4岁,比调整前下降了7.1岁,5名70后干部走上正处级领导岗位。
同时,山西省司法厅还狠抓基层基础建设,压缩机关开支,将资金往基层倾斜,为各市、县配发业务用车406辆、摩托车460辆、计算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56800多台(套),修缮新建司法所1388个。
注重探索创新
实现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是山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山西省司法厅党委紧扣这一主题,组织律师在中国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第六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和首届世界晋商大会等活动中现场服务,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与会企业的广泛好评。截至目前,山西省基本实现了各级政府和大中型企业法律顾问全覆盖,5年累计提供法律意见书上万份,为3000余家企业兼并重组、300余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1395个省、市、县重点工程、170余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提供了全方位、一条龙的法律服务。
在普法工作上,山西省司法厅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全面启动“法治山西”建设。5年来,山西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村”55个,考核命名省级依法治理示范单位299个、依法治理标兵单位10个。
在监狱劳教工作上,山西省监狱系统基本实现了“全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的改革目标。劳教体制改革也在全国率先启动,健全完善戒毒工作机制体制,开创了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新局面,监狱劳教场所连续5年实现“四无”。(记者马岳君)
·山西晋城城区强化社区警务管理
·山西:公安便民服务在线平台正式启动
·山西:网上“民生警务”受热捧
·山西公安便民服务在线平台启动
·山西:网上“民生警务”受热捧
·山西公安便民服务在线平台启动
·山西公安便民服务在线平台启动
·律师入企进行“体检”历时半年精心打造山西首份企业法律“体检”报告出炉
·山西:20万元买车票 省总工会助农民工返乡
·山西:“网格化”消除社会管理真空
·山西:吸毒人员严禁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