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公共安全

广东佛山力争打造“田间到舌尖”食品安全链

2013-01-11 14:45:2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南方日报 

    “我希望这次能针对食品安全建立起一套从‘田间到舌尖’无缝式监管体系。”1月10日,佛山市市长刘悦伦宣布,将利用3年时间,争创全省首个食品安全示范市。其中今年上半年,全市所有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要实现实时监控,实现牲畜屠宰信息化监管。另外,今后三年内佛山食品抽检批次将按世卫组织公布标准进行。

    刘悦伦表示,为了争创食品安全示范市,佛山要在监管模式上进行创新,一方面推行集约化模式。即在各区开展小作坊集中加工中心建设。“目前已有5家小作坊集中加工场所,主要是烧腊、豆腐、卤肉等,接下来还有4家集中加工点在建,而接下来政府要做的就是出台政策,通过帮扶指导、集中整治、整合经营、关停并转方式来引导行业正规经营,不断挤压无证窝点的升值空间。”

    除了提到小作坊集中加工外,刘悦伦特别指出全市要推行一体化经营模式,尤其是重点加强肉品统一配送体系建设,逐步在全市推行肉品冷链统一配送,引导鼓励全市屠宰加工企业改造升级,按统一标准配备冷链运输车发展冷链物流业,形成多元化运输肉品冷链配送的开放产业格局。“南海区把过去十几家屠宰企业缩编到7家,今后在满足市民需求后,还可能要缩编数量。目前规模化屠宰外加冷链运输车专门配送这一模式的优越性,已经得到省、国家有关部门重视,下一步可在全市推广。”据悉,市食安委已确定今年上半年全市所有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全过程要实现实时监控,实现牲畜屠宰信息化监管。

    据了解,三年内全市食品(不含快检)抽检数量要达到每千人4批次的标准,另外重点食品质量安全状况保持稳定良好,食用农产品和加工食品评价性抽检内在合格率要稳定在95%以上。

    “佛山的食品监管模式要向三个方向转变,即监管模式从突击式整治向常态化有效监管转变,从分段监管为主向全方位、全领域、全链条的系统监管转变,从传统监管手段向创新监管方式转变。”刘悦伦强调,全市食品监管要形成“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参与、消费者监督”四位一体、协同共治的综合治理格局。

    ■聚焦

    村居都有食品监管员 基本消除无证经营

    为了三年内争创全省首个食品安全示范市,佛山将让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覆盖面达到100%。基本建立市、区、镇(街道)三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网络:尤其是镇(街道)一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基本完成。此外基本建立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并实施“黑名单”制度。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经营者和中型以上餐馆、学校食堂、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信用档案实现电子化。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分级监管覆盖率达到95%。

    “必须强调的是,各区要将小作坊、小摊贩纳入规范管理,各区中心城区基本消除无证经营行为。餐饮服务行业的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98%,建成升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5条以上,全市中型以上餐饮单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全面推广“阳光厨房”。”骆毓林指出,全市要建成1000家食品安全示范点(店),各区建设食品安全示范镇(街道),同时“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认定面积占全市食用农产品产地面积比例60%以上。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广东:尽快出台食品安全 监管体系建设规划
·安徽:扎扎实实抓好食品安全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严查学校周边食品安全
·工商总局负责人谈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三项目标
·广州拟出新规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抓“西瓜”也要抓“芝麻”

·食品安全抓“西瓜”也要抓“芝麻”
·铁路部门突出重点确保“两节”期间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