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矛盾化解

提升领导者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2013-01-11 13:27:1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吉林日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作为基层领导干部,要适应这种新要求,只有修炼“三商”,即“智商”、“法商”和“情商”,才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

    首先,领导干部应具备“智商”。在社会多元化和多种矛盾高发期,领导干部能否运用智慧有效处理各种矛盾,已成为工作成败的关键。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成熟、高超的政治智慧的判断标准,就是能否妥善处理相关利益主体的关系,获得尽可能广泛的民意支持。这就需要领导者增强政治意识,力求按照公平正义原则,兼顾好公平与效率,分类激励,针对性补偿,同时以更为开放和灵活的态度搞好社会沟通,增进相互理解,尽量保障不同利益群体均衡受益,既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又不造成历史遗留问题的“双赢”效果。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发展、不同利益群体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这就是一种政治大智慧。

    其次,要有“法商”。就是“能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法治思维是以合法性为判断起点、以公平正义为重点的一种逻辑推理方式。从内容上看包括:合法思维、程序思维、权利思维、公平思维。法治思维要求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心中有法,办合法事,合法办事,权之以法。法治思维强调的是思想转变,在思想层面提出明确要求,法治方式是行为准则,领导干部在行使公权力时,无论是决策,还是执行,都应不断审视行为的合法性、权限合法性、内容合法性、手段合法性,以及程序合法性,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第三,要有“情商”。情商主要反映一个人感受、理解、运用、表达、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以及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的能力。领导者情商力的高低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一是要善于和媒体沟通,充分认识媒体的社会功能,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既是公共管理的资源和工具,也是社会监督的哨兵。所以,要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改变对媒体躲、封、吵、抓、告、怨的做法。加快掌握网络、微博等新媒体的使用与应对技能,不断提升与媒体沟通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应对媒体的有效机制,实现科学地面对媒体、用好媒体。二是善于和群众沟通。善于把党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和有效的实现途径。要关注民生、重视民意、顺应民心。要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关心的社会保障、就医、上学等热点问题,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问题的监督检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用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决策中要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愿望、需求,制定代表群众利益的政策,还应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要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深入开展领导接访和干部下访回访工作。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把矛盾控制在源头、纠纷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一线。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安徽明光市检察院积极创新机制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地方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江苏沛县法院巧借“五老调解室”促矛盾化解
·河南邓州:矛盾化解无缝对接
·河南滑县:大走访促矛盾化解在基层
·山西朔州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模式 矛盾化解率98%

·山西朔州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模式 矛盾化解率98%
·江西南丰检察院创新接访方式促社会矛盾化解
·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法院刑事和解参与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侧记
·山东:一个社会管理人就是一个矛盾化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