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日报组织评选的2012年度珠三角竞争力排行榜中,珠海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获评第三,这一荣誉对珠海的肯定。”珠海市政法委副书记、社管部副部长赵彦庆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珠海在2012年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确实靓丽:搭建社会创新三大平台、拟定三个目录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拟定《社会工作促进办法》加快社会人才和社工机构的培育发展。作为全省唯一的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两新”组织党建及联系点,珠海“党群工作一体化”工作模式已在全国推广。
而专家也指出,在社会治理创新上,珠海已经迈开了步子。“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些,必须大胆试验。”省社科院研究员左晓斯如此寄语珠海。
借外脑指导社会建设
昨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在珠海市委社管部召开,来自基层党代会代表、民主党派、新闻媒体、社会组织等不同领域和岗位的民情观察员们针对小区管理、社区自治、民间慈善如何发展等问题纷纷建言。
“大家畅所欲言,让我们听到来自一线的声音,这让政府制定政策尤其是在出台社会管理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措施时,更接地气。”赵彦庆对“民情观察员队伍”这一新平台的实效表示期待。“建设‘大社会’,就是要动员社会共同参与,汇集民智,共同推动社会建设。”
去年珠海搭建了“社会创新专家咨询委员会”、“社会管理民情观察员队伍”、“社会创新研究基地”三大平台,并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邀请知名学者郑永年指导社会建设。
首批95家社会组织承接政府“放权”
简政放权是珠海社会管理改革的一条主线。接过政府交过来的“接力棒”,深植于民众生活土壤之中的社会组织,开始成为珠海社会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珠海的社会组织达到1283家,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已达8.18家,全市共有8个部门向30家社会组织转移了88项政府职能。珠海首批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目录也已出炉,共有95家社会组织上榜。此外,珠海去年专门组建社会组织管理局为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并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公益慈善类和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去行政化”、“去垄断化”。
“社会治理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动力在于社会组织的充分发展。”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刘小敏评价,在社会治理创新上,珠海已经迈开了步子。省社科院研究员左晓斯也寄语珠海,“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些。”
“党群工作一体化”模式全国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省唯一的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两新”组织党建联系点,珠海率先实践探索,在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总结提炼出了一批务实管用的经验做法,实现支部建在“两新”组织中。目前,“党群工作一体化”工作模式已在全国推广。
在开展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中,珠海创造出了“四沟通”工作法;针对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遇到的“组织难建立、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三难”问题,也创造性提出创新组建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创新活动方式“三创新解三难”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制度。
去年12月,珠海市“两新”组织党建荣获“广东省2012年社会管理十大创新”奖。
·珠海市斗门区镇村服务中心撬动城乡管理改革
·珠海市补充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出台 参保人每年最高可报销62万
·珠海:提升社会治理创新 争创社会建设典范
·珠海:扒窃警情同比降4成
·广东珠海:扒窃警情同比降4成
·珠海拱北:成立专业队打击口岸扒窃
·珠海拱北:成立专业队打击口岸扒窃
·珠海:争当全国城市管理示范市
·广东珠海:总结成功经验 维护治安稳定
·广东珠海:找准今后公安工作的主题和方法
·广东珠海:行政审批事项减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