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思想道德建设合肥论坛发言摘登
全国首届道德模范徐辉(右一)。
见义勇为的周传金。
拾金不昧的士司机李政。
熔铸“大湖名城、创新高地”道德基石
吴存荣 :一个城市的发展进步,既需要创业的热情、开放的胸怀,也需要法治的“守护”、道德的“滋润”、诚信的“呵护”。
在推进合肥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诚信既属于道德的范畴,也是经济资源的概念;既是政府的基本遵循,也是全社会的行为准则。这些年来,我们把信用建设作为思想道德建设领域的重要内容,使之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坚持从党委政府做起,注重从一点一滴做起,以实际行动倡导“诚信”的价值取向,以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带动全社会的信用建设,不断提升道德诚信的正能量,大力培育和弘扬诚信文化。【详细】
现代社会中的城市与诚信
万俊人: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最大的区别在于,现代社会的结构是开放的,而传统社会的结构是封闭性的,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是自上而下的垂直的等级结构,经济结构实际上也是封闭的,相互割裂的,人际和社会关系的结构也是这样。
什么是诚信?诚信就是可预计的承诺,其产生的结果是可预计的。熟人社会的诚信更直接、更可靠。现代城市是开放的、流动的社会,突破了传统的封闭性结构。城市的诚信建设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决定了整个社会诚信建设。【详细】
治理诚信缺失:要靠德治,也要靠法治
张晓林 :诚信缺失,是个道德问题,也是个法律问题。长期以来,着眼诚信建设,我们通过深入持久的思想教育、道德楷模的示范引领以及强有力的舆论导向,德治功效显著。然而,在当今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中,道德自律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一纸空文、毫无约束力。如何治理诚信缺失,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要靠德治,也要靠法治。
诚信原则不是自然生成的,必须靠培养、靠养成。法律信用规范是硬约束,着眼于他律,重在“惩恶扬善”;诚信道德规范是软约束,着眼于自律,重在“劝善抑恶”。立足于法律信用制度建设,用法律制度来规范信用行为,为践行诚信原则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也许是诚信从缺失走向重建的可行之路。【详细】
用诚信熔铸城市的文化力量
王幸生:诚信,是一切道德基础和根本,是做人之基、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本,是推进社会发展的极为重要的道德力量。构建诚信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内容。
对于一座城市,诚信就是吸引力,就是凝聚力,就是竞争力,就是软实力,就是老百姓幸福指数的增长。不少城市在概括和提炼城市精神中,都把“诚信”作为重要的一条。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诚信文化绝不可缺位,而是必须要提到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