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案件当事人家中回访
新年伊始,记者走进女娲故都——河南省西华县采访,感受该院通过党建创新为检察工作带来的正能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院自2011年以来,探索建立健全党员服务涉案群众工作机制,着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提高新形势下党员干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加强对涉案群众的管理和服务。
缘起:基层院如何发挥党员先进性
“我们院共有122人,其中党员有108名。如何让党务和检务充分结合,保证党员的先进性,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基层党建工作真正发挥其应有效果,是我们近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西华县检察院检察长郭金玉介绍。
经过深入思考,该院决定尝试开展在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服务涉案群众工作。
“下访是不是脱离了检察职能?”“下访应该怎么访?”面对干警的疑问,为了使这项工作更有可操作性,2011年初,该院首先研究出台了《关于在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服务涉案群众工作的意见》,让院里的6个党支部分包22个乡镇,以刑事案件当事人及其近亲属为对象进行下访服务,并在下访服务后畅谈体会、交流经验,逐步探索建立“服务涉案群众工作机制”,最终经过党员大会通过了《服务涉案群众工作具体实施办法》。
“为了更具科学性,这个实施办法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修改了不下20余次。”该院党员干警李国省对此印象深刻。
与此同时,该院专门设立了机关党委办公室,具体负责党务工作的分配、督促、检查和考评,提高了党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运行:机制“盘活”党组织
记者了解到,该院这项机制运行采取了“四步走”,保证了科学有效地落实。
一是组织管理。该院将机关党委定位为负责组织者,将机关各支部和党员定位为负责实施和具体落实者,专门设立的院党务办公室对符合“服务”范围的案件进行筛选,负责机关党委对下访帮扶工作的任务分配、督促、检查、考评等日常工作。
二是经费保障。该院研究出台了《服务基金管理使用办法》,设立了专项服务基金账户,确保服务对象的慰问金和救助款及时发放到位。
三是案件回访、帮扶、建档。“案件回访”,主要是通过案件分包、前期调查和登门(电话)访问等形式,了解案件情况,摸清帮扶对象的生产生活和思想状况,征询相关单位、人员和涉案群众对帮扶工作的意见、建议。“帮扶”,主要是党员干警根据所帮扶对象的具体情况,向所在支部提出帮扶意见,由支部研究确定帮扶方式。党员干警主要以法律辅导、心理疏导、生活引导为主,通过与涉案群众进行法、理、情的沟通交流,帮助服务对象消除误解和对抗情绪,解开思想疙瘩,寻找正确的生活出路。“建档”,主要是党员干警根据帮扶情况填写“帮扶日志”,整理制作“帮扶卷宗”,交由院党务办公室审查合格后统一归档。
四是考评激励。根据该院《服务涉案群众工作考评办法》,及时对党员干警服务涉案群众工作情况进行通报,把服务对象对党员干警的下访服务评价,纳入检察工作全员目标量化考核体系,与科室和个人年终考核挂钩。
有效的机制“盘活”了党组织工作,党务和检务的结合,让党员干警们觉得下访工作“有的放矢”。
服务:党员下访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记者在西华县检察院的档案柜里,发现已经有厚厚十几本整理整齐的帮扶卷宗。
“党员干警下访服务最大限度地拉近了与涉案群众的感情,他们和群众拉家常、交朋友,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信任。”曾经多次帮扶涉案群众的该院公诉科副科长梁晓莉深有感触,“只要真正把党的温暖送到百姓的心坎上,把公平正义送到群众的身边,人民群众就会同你心连心。”
该院预防局一名党员干警在服务涉案群众的过程中,发现县、乡民政部门在解决农民的低保问题中存在违规操作现象,群众意见较大,该干警立即把这一情况通过所在支部报告给了检察长,检察长随即组织人员对此事进行了深入调查,查清了原因,并持续督促,使得县民政局不仅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还进一步规范了农村低保工作,所有低保名单均由村、乡、县三级责任人签字后公示于众,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党员干警通过下访向群众传递“正能量”,自己也丰富了对社会的认知。2011年至今,该院共通过下访帮扶的形式服务涉案群众263人次,有效化解社会矛盾33件,预防和有效阻止犯罪2起,形成下访帮扶卷宗193卷。2011年6月,该院党委被河南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高传伟 钱进 李向华 王国省)
·贵州晴隆:打造非公企业党建“红色方阵”
·始终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总体工作思路
·辽宁大连庄河市妇联有力推动党建带妇建工作
·河北大厂:建立党员“5+X”权责机制强化基层党建
·北京探索基层党建引领城乡发展新模式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
·青海省检察院抓党建带队伍成效显著
·山东寿光开放式党组织活动为农村党建添活力
·深圳龙岗:抓实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中共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基层牢固 执政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