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生活好了,收入有了保障,孩子上学的费用也不用担心。”1月6日,在新疆塔城市新城街道办事处爱国社区,低保户余星忙完手头的生意,和记者闲谈。
就在半年前,因小儿麻痹症导致腿脚残疾的余星和同样身患残疾的丈夫在新城街道党委的帮助下,开起了自己的百货商店。现在丈夫每天骑着摩托车卖菜,余星则在家看店带孩子。
“金色文化”助纠纷化解
2012年1月,新城街道党委依照塔城地委扩大会议提出的“择优决策、重点突破”战略思路,结合塔城市委提出的要努力建设“绿色塔城、人文塔城、宜居塔城、和谐塔城”的发展思路,开展了“金、银、红、绿四色社区文化”活动,对应所辖四个社区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的主题工作。余星所在的爱国社区,是一个农民工和低保户居多的社区,因此被定为以帮助特定人群为主的“金色社区”。
在这个社区,新城街道办创立了“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突发事件联勤、重点问题联治、特殊人群联管、平安建设联创”的六调联动工作体系,推进街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在此基础上,街道党委还组织党员干部走访群众,变被动的“等访”、“接访”为主动的“走访”、“处访”,了解和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
一年的时间里,社区工作人员为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要回了工资,还通过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建立了“农民工读书屋”、“六点半学校”,为农民工及其子女服务,定时举办相关法律知识讲座,引导农民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银色文化”暖困难群体
“哈斯木大叔,我们来看你了。”1月6日,离开余星夫妇的百货商店,记者跟随社区工作人员来到哈尔墩社区,看望了59岁的维吾尔族老人阿巴尔克·哈斯木。
“哈斯木大叔体弱多病,又是无儿女、无收入、无住房的‘三无人员’。由于老人不愿住在敬老院,我们就为他在哈尔墩社区租了一套房子,每天都有工作人员或志愿者来照顾他的起居。”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哈尔墩社区是新城街道辖区少数民族聚居的社区,以前社区自来水供水管线老化,群众经常要到附近的社区接水,十分不便。
新城街道党委书记宋春英将哈尔墩社区定为以帮助困难群体为主的“银色社区”,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哈尔墩社区自来水管线改造工作,解决了吃水难问题。随后,街道党委又根据哈尔墩社区的特点,定下了“积极推动哈尔墩社区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在社区内修建了以俄式风格为主,集休闲、旅游、民族特色为一体的“民族风情一条街”,让许多少数民族群众找到了谋生手段。
哈尔墩社区还有许多军烈属、伤残军人和复转军人。2012年,新城街道办向他们发放了1万余元的优抚金,并为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体检,让这些曾经为党和国家作出贡献的人们,在晚年享受到党的优惠政策和政府的关怀。
“绿色文化”净美好家园
新城社区是新城街道办所辖重点社区,这里有塔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客运站、学校和诸多商铺、宾馆,人流量很大,安全和环境问题不可忽视。因此,新城社区的主题被定为“绿色”。
绿色代表着和平与环保,为了保障社区安全无事故,新城街道办在新城社区建立了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进行宣传和警示教育。社区还与塔城市交警大队协商,在学校所在地的街道两旁设置安全警示牌,上下学期间由交警和老师护送学生离开学校。同时,定时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清理,保障学生的安全。
“红色文化”传和谐之音
“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精神生活可不能贫瘠,老年人也要发光发热。”1月6日,57岁的朱玉芳和老年舞蹈队的姐妹们在伊宁社区居委会的活动室里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伊宁社区的主题是“红色”,该社区老干部和党员居多,社区居委会经常组织老干部和社区红色志愿者,根据辖区内困难群体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送“暖心煤”等帮扶活动。
社区还先后成立了太极扇、秧歌队等6支群众文化宣传队伍,通过组织居民定期举行唱红歌、看红色电影等文化活动,传播文明和谐理念,激发创先争优活力,在加深辖区党员和群众关系的同时,助推平安建设的深入开展。
付出就有回报,从2011年到2012年,新城街道办受理来信来访数量从123件下降到了72件,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
“作为与老百姓距离最近的人,我们应该把他们的需求作为首要工作目标。今后‘四色理念’还将不断拓展新的内容,争取为百姓带来更多好处。”说起将来,宋春英脸上写满自豪。(记者 潘从武 通讯员 高琦)
·江苏张家港永和社区:“满意在永合”的背后
·黑龙江鸡西边防支队“110进社区”
·浙江广建社区养老机构 建成社区照料中心3000个
·黑龙江鸡西边防微博互动促110进社区
·贵州遵义“四民社区”:和谐花开幸福来
·长春净月高新区以民为本建幸福社区
·长春净月高新区以民为本建幸福社区
·北京海淀14个街道社区建起养老服务中心
·深圳光明新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天津:法治惠民生 社区创和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