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山西

情法交融解开千千结 阳曲县法院创新调解机制妥善化解纠纷

2013-01-10 16:29:4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山西法制报 

    “法律的空隙要靠情理来填补,法官应当在坚持法律的前提下,努力去适应当事人的角色眼光,尝试从当事人的心态去考虑,了解其感受,和当事人的心理产生共鸣,即达到共情的境界。”这是山西阳曲县法院所有法官的共识。长期以来,阳曲县法院不断创新调解机制,寓情于法,在情法交融中为诉讼中的当事人解开千千心结。

    近日,山西阳曲县法院被省高院授予“全省法院民事审判调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全院审判工作实现了“当事人息诉率高、自动履行率高、发回改判低、信访低”的良好社会效果,特别是连续5年保持了越级上访或非正常访为零的纪录,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判后调解促和谐

    去年6月的一个夜晚,任某遭遇交通事故致一级伤残。事发后,任某曾与肇事司机李某在交警的主持下进行调解,因赔偿金额谈不拢,调解失败。任某向法院起诉要求李某赔偿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阳曲法院受理该案后,合议庭格外慎重,特别邀请辖区人民陪审员参与合议,召集双方先行调解,在经多次调解未果后法院及时判决。在案件宣判过程中,法官觉察到被告李某对法院判决认定事实和赔偿义务并无太大异议,只是觉得判决数额超出自己想象的范围。案件一宣判,李某即主动要求法院,若以调解方式结案,自己可以当庭履行赔偿义务。法官当即联系了原告任某,任某表示同意调解,并提出若李某能在短期内履行赔偿,可以作出一定让步。经再次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由李某赔偿任某各项损失共计85万元,法院当即制作调解笔录及协议并出具调解书。至此,该起官司划上一个圆满句号。

    阳曲法院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钻研、创新调解方式,先后实行了温馨调解、联合调解、担保调解、亲情调解,并积极探索诉前调解、诉中斡旋、判后调解等调解方法,有效化解矛盾,切实做到解民忧、护民利。

    情理交融挽姻缘

    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阳曲法院在审理婚姻家庭类案件中,摸索出一套符合实际、富有成效的夫妻感情法、察言观色法、亲情疏导法、即时冷却法等调解方法。

    去年7月,王某因丈夫在外务工不回家,对家庭不管不问,导致双方矛盾升级而起诉离婚。富有经验的法官并未急于向被告发送传票,而是通过电话事先联系被告,邀他们夫妻一起到法院当面沟通。丈夫说自己不回家休息是因为妻子爱玩,晚上很晚回家影响他休息,使他白天没精神工作,并不是对家庭不管不问,希望妻子多体谅一下他养家的辛苦,同时也承认自己长期不回家也不妥。听完丈夫一席话,妻子承认来法院起诉是想气一下丈夫,让他今后多顾家。听完当事人讲述后,法官从情、理、法入手,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说理和劝导,双方终于冰释前嫌,重归于好。

    2012年,该院受理婚姻家庭纠纷类案件195件,其中调解撤诉结案156件,调解撤诉率达80%,有力促进了夫妻和好、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

    辨法析理化干戈

    去年3月,李某因与吴某在调处土地承包使用权纠纷时,被吴某一方打伤,遂起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法官了解到,双方因对土地使用权属争议较大,在调处时矛盾升级而动手,且双方事前经派出所调解未果才诉至法院。此案虽只涉及两人,诉求也较为单一,但关系对立矛盾升级,一旦处置不当,极有可能引发械斗,不利于后续解决。

    为此,法官向多方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对案情做到心中有数后,便邀请村干部共同调解此事,对他们进行讲事实、摆道理,最终吴某承认了错误,并向李某赔偿损失。至此,一起邻里纠葛得以平息。“和为贵”、“息讼”等思想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众基础。在实践中,阳曲法院高度重视调解在平复矛盾中的作用,注重增强调解工作的亲和力、透明度和效率,对于争议不大、案情清楚的案件,审判人员在查明事实、把握案情以后,通过诠释法律规定、明确双方法律责任,使诉讼双方对胜败心中有数、是非明确,调解成功机率自然就大大提高。 (记者 赵晓燕)

[责任编辑:李家亮]
相关报道

·山西阳曲法院民事案件注重案结事了
·山西太原阳曲县:民生工程提升农民幸福感
·黑龙江哈尔滨香坊法院:化解纠纷 服务民生
·山东章丘:整合资源综合治理从源头化解纠纷
·聘台商当调解员化解纠纷延伸服务为台企“排雷” 昆山法院打造涉台民商事审判新样本
·海南去年以来化解纠纷3万余宗

·海南去年以来化解纠纷3万余宗
·江苏昆山: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妥善化解纠纷
·江西:人民调解员年均化解纠纷15万件
·西藏:化解纠纷百余起 发展治保人员242人
·陕西渭南交斜派出所巧借“七法”化解纠纷
·山西:机关民警下基层化解纠纷83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