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公安分局航站区派出所
真诚为民 平安出行(图)
巡逻盘查
平安创建亮点:
● 以文化为引领,打造人民满意派出所品牌
● 率先网上办案,规范执法标准
● 发动社会力量,实行“百眼工程”,打造平安机场
去年春运期间,一日凌晨1点30分,航站区派出所接到110报警转旅客刘某的求助:他乘飞机从成都到天津,到酒店后发现自己从行李架上拿的电脑包不是自己的,而自己的包里装有30万元现金,这是他一生的辛苦积蓄。接到求助,航站区派出所民警立即与刘某联系,一方面根据包内物品查找线索,一方面联系航空公司,查询班机相关乘客。经多方联系、协商,凌晨4时30分,终于帮刘某找回了自己的电脑包,30万元巨款失而复得。
像这样为乘客解难的事情,航站区派出所一年不知要做多少。对于这里的民警来说,除了严格执法、打击犯罪,维护站区平安稳定以外,真诚为民,热情高效是他们一直以来的服务承诺。
服务群众 从小事做起
航站区派出所是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公安分局的下设派出所,仅有8名民警,13名辅警,主要负责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航站楼内的空防安全、治安管理、消防监督、警卫保障等,作为天津的一个窗口,所领导一直把警营文化建设作为重点,有意识地将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使民警自觉把打造人民满意派出所品牌作为努力方向,将“警民一家亲,奸邪无遁形”为愿景。所长张春友说,如果说机场是天津的窗口,那航站区派出所就是公安的窗口,以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保障执法公正,以文明、高效的工作态度服务机场和旅客,践行真诚为民,热情高效的服务承诺是航站区派出所始终追求的目标,这也是保障一方平安和谐的根本所在。
航站区派出所一直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隐患消除在萌芽。去年,妥善化解因航班延误引发的旅客与航空公司的矛盾50多起,获得航空公司的好评。全所民警在立足本职、保平安、促和谐的同时,紧密结合工作岗位的实际,坚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服务群众,方便乘客。去年7月17日夜,派出所民警接到空乘人员求助电话,说一位老年乘客腿脚不便,希望协助老人出机场。民警立即赶至现场,得知这位八旬老人从台湾来津探亲,只知道侄子家的住址,但地址已变。民警经多方联系,确认了老人侄子的新住址,然后把老人送出机场,找了一位可靠的出租车司机,将老人送到亲人家。
执法新机制 更规范公正
航站区派出所是民航公安系统最先使用网上办案的一线执法单位之一,集成了网上执法,网上审核把关,网上监督考评等所有流程,一个程序没有结束或者缺少环节,下一个程序就无法进入,规范了程序标准;在审批环节增加法制员审核环节,法制员就是案件办理的“质检员”,每个案件办理到最后,法制员和所领导可以对案件办理的质量进行打分,自动生成民警的执法档案。通过网上办案、网上审核把关、网上监督考评的执法新机制,使执法更规范更公正。近两年派出所办理的几百起各类案件未发生信访、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同时,执法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全程记录民警的现场执法过程,实行办案场所中的执法活动全程录音录像,既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保护了民警的执法权益和人身权益。
提升素质 加强管控能力
利用多种方式加强执法培训,提高执法技能。比如组织春季野营拉练,融合集体训练、武器警械使用训练、抓捕训练、协同配合训练等多项训练项目,外聘教师,内部培养自己的教员,在训练所内民警的同时,对驻场单位及治安人员进行培训。同时,通过法制理论讲座、法律知识测试、执法理念征文等多种形式,提升民警对规范执法的认识。队伍素质提高了,执法水平自然提升。
为应对日益复杂的治安环境,航站区派出所班子创新思维,创造性地开展了“百眼工程”建设,即动员航站楼内一切力量参与到保障航站楼安全稳定的工作中来,通过以警组包片、民警包人、定期沟通的方式,在驻场各单位内聘用100余名治安监督员,分别对本单位内部安全、民警执法规范和航站楼内治安问题及时监督汇报,及时获取情报信息,一旦发现各种突发事件和破坏活动的苗头,快速反应,采取措施,处置事件于初发阶段,避免事态恶化和扩大,从而形成了航站楼大治安防范格局,进一步提高了航站区派出所对航站楼的管控能力。
去年,为有效维护机场的安全稳定,保证民航运营的正常秩序,保障旅客安全顺利出行,推动航空公司和旅客间建立良好服务关系,提升机场公安机关和航空公司形象,航站区派出所还代表公安分局分别与国航、天航、奥凯、厦航等9家驻津航空公司签订了《航班延误联动处置协议书》,双方约定,一旦发生大面积航班延误,将采取应对措施,共同做好旅客服务、秩序维护和矛盾化解工作,将航班延误的影响降到最低。 (实习生 徐丽 通讯员 宁书颖 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