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博客

王地:在喧哗中打捞“真声音”

2013-01-10 09:17:5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前两天刚去人民大会堂看了场演出,众多明星助阵,真唱假唱齐飞。听觉效果疲劳,视觉效果超好,亮点不是“对口型”,而是出在大屏幕上那一个个真真切切的普通人的笑脸,还有一双双灵巧的手,勾勒出的一幅幅动人的沙画,让我有些潸然。

    真实的东西,永远最能打动人。然而,在当下,真的事物,真的声音,却很难触摸到、聆听到,以至于很多人面对一件事,一个人,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你我他之间,首先是持有怀疑,并不相信。

    如果用科学的态度,怀疑一切,这倒是做学问的严谨,是好事。可现在我们面对任何一件事,首先不是信任和真诚,而往往代之以怀疑和否定,批判和抱怨。抱怨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崔永元说得对,只有彻底绝望的人才不抱怨。能够抱怨,说明你还对它保有一丝幻想,如果能有所改变,我的日子兴许会更好。

    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社会的总体信任指标在2012年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及格线。群体间的不信任加深和固化,表现为官民、医患、民商等社会关系的不信任,也表现在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不信任。

    事物要一分为二地看,按哲学更深层次,还要一分为三地看。怀疑未尝不是好事,它能促使我们思考。抱怨也并不全是负能量,其实抱怨本身是具有建设性的,每一声抱怨都有它的弦外音。他抱怨塞车,是希望有人解决城市的堵车问题,他抱怨交管新规遇黄灯不停就处罚,是希望有关部门能出台更贴近实际的新章法。有些时候你会发现,网友造出来的有才段子,其实就是用最好的方法来表达无助和诉求。比如在被誉为史上最严交规出台之际,有网友就编了个段子颇为有趣,说的是2013年元旦之夜,一男子一夜未归,第二天早上匆匆到家,妻问何故,男答:昨夜路口遇一黄灯,闪烁不停,一直等到今天早上六点才恢复正常,怕啊!闯黄灯要扣6分,还不能调头,路口倒车更要扣9分。妻又问:你个铁脑壳,为啥子不打个电话?男答:开车打电话扣3分。该男子冻得直哆嗦,妻问:在车内,何故冻成这样?答:下了一夜的大雪,我在外不停地擦车号牌,遮挡号牌据说扣12分啊!

    有时,我们真的需要倾听一下抱怨。好比作为一个雇主,你当然希望生活越稳定越好,但是假如仆人有一点不满,向你发发牢骚,你却捂上耳朵装听不到,如果一个仆人的抱怨都听不得,还要想办法屏蔽遮掩,营造另一番歌舞升平的样子,你还能指望这些仆人真正负起责任来?所以,以包容的心态面对不同的“真声音”,以淡定的心态和灵活的处置方法来面对“异质思维”,在当下这个时代,是需要勇气的。

    多元的表达难免会产生“异质思维”和观点碰撞,有时候会给人“鸡同鸭讲”的感觉。不要紧,只要是理性平和的谈论,每个人都在说真话,即使是他只看到的那一面,也胜过以权力意志压制不同表达。

    鲁迅先生说过,辱骂和恐吓绝对不是战斗。思想的碰撞,对与错的纷争,只有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才能检验。“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一种胸襟,更是一种气度,从国家层面来说,则代表了一种巍然屹立的自信心。那种动辄管制,令行禁止的家长式森严,本质上都是底气不足,狭隘体虚的表现,这无助于社会“雅量”的修成、美丽梦想的构建。

    所以我们看到在河南兰考火灾事件中,在山西苯胺泄漏事故中,很多网民在追问,媒体在拷问,社会在呼喊,真情,真话和真心。

    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表达自己的看法,是一种责任和担当。社会将我们磨圆,但我们并不想滚得更远。如果有天面对自己的孩子,你都不能理直气壮地说,我为这个社会发出过一次“真声音”,那该多么懊悔。

    不只为了我的奥迪,你的迪奥,咱孩子的奥利奥而努力,仅为了自己,说点真话吧。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除四黑四害”——声音
·张立勇:代表委员声音才是“中国好声音”
·湖北武汉:警察赛出“好声音”
·安徽检方举办迎新座谈会 温故知新畅叙检察“好声音”
·【年终报道·声音篇】2012年“法治好声音”之精彩评论
·湖南芦淞:四声部唱响公开“好声音”

·湖南芦淞:四声部唱响公开“好声音”
·发出的是“政” 传递的声音是正能量
·传递党的声音
·江苏6893件司法建议唱响“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