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河南

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加快推进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作出贡献

2013-01-09 10:18:5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河南日报 

    党的十八大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力量”的战略要求,科学回答了建设一支什么样武警部队和以怎样的姿态建设的重大时代问题。作为担负“稳定中原、兼顾周边、策应首都、支援全国”任务的武警河南省总队,必须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书写加快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画卷,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有效履行职责使命,凝聚“加快”发展共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快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必须把凝聚共识作为首要任务,使广大官兵切实认识到加快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对于有效履行职责使命的极端重要性。

    新军事变革我们必须加快适应。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化建设加快了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历史进程。武警部队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主动作为,以敏锐的头脑、超前的眼光、前瞻的思维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跟上时代发展潮流,跟上新军事变革发展步伐。

    履行使命我们必须勇往直前。现代化是新形势下提升武警部队履行职责使命能力的必由之路。随着国家安全形势的深刻变化,武警部队任务不断拓展、日趋繁重。河南地处中原,承东启西、连贯南北、民族众多、人口过亿,我们武警总队作为稳定中原的重要力量,肩负着维护河南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一无上光荣、无比神圣的职责使命,必须以勇往直前的勇气和胆识加快推进以精兵、精装、精训为特征的现代化建设。

    实现科学发展我们必须勇于担当。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是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谋求武警部队科学发展,必须紧跟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步伐,按照武警党委的决策部署,加快发展步伐,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担当起维护和支援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责任。

    顺应竞相发展态势,抓住“加快”发展机遇

    党的十八大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必须顺应潮流,抢抓机遇。

    机遇来自党和国家宏伟目标的引领。目标就是旗帜,起着引领和感召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实现宏伟蓝图,追求奋斗目标,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新机遇。

    机遇来自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的驱动。今年是全面实施《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开局之年。加快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与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最好平台。二者具有方向上的同一性,都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而努力;理论上的同源性,主线都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体上的同类性,加快的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和武警官兵;效果上的互补性,“两个加快”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能不能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既是历史赋予的责任,也是对我们的检验和考验。因此,只要把二者联系起来思考,结合起来筹划,贯穿起来实施,就一定能兼顾双重需要、体现双快要求、达到双赢效果。

    机遇来自良好发展环境的构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法》,为武警部队坚持“双重领导、双重保障”提供了依据。这两年,我们认真学习贯彻《武警法》,加快推进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部队全面建设呈现出整体推进、大幅跃升的态势。良好的发展态势,得益于省、地、县三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省委常委会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支持武警部队建设的意见》,为我省武警总队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得益于武警总队党委巧借东风、抢抓机遇,我们围绕“树一流标准、建一流班子、创一流业绩、带一流部队”目标,按照“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化、落实精细化”要求,正确引领了部队建设方向;得益于河南人民精神的巨大鼓舞,我们充分利用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以及“三平”精神教育部队,凝聚军心,鼓舞士气,广大官兵求变、求进的热切期盼和昂扬的精神状态,已经转化为推动总队新一轮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

    清醒认识制约因素,破解“加快”发展难题

    清醒是一种智慧,清醒是一种责任,清醒是一种境界。党的十八大反复强调“清醒”二字,就是给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加快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我们必须加快破解发展难题。

    难题之一:指导思想不够科学。有的一上任就急于出政绩,而忽视全面建、整体上,搞单项冒尖,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有的好大喜功,掩盖矛盾,报喜藏忧。难题之二:发展观念不够解放。思想观念落后。眼界不开阔,小进则满、小进则安;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总是被动地防、消极地堵、无奈地补。思维方式滞后。超前思维和同步思维不够,思维总是跟在事后跑;不能全面地、辩证地、历史地看发展进步,忧患意识不够。难题之三:建设基础不够牢靠。有些单位基层建设发展不平衡,有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不规范、不精细、标准不高,有的从严治警落实不好,有的单位家底较薄、发展后劲不足。难题之四:领导能力不够强。缺乏集体领导意识,过分相信个人的经验和智慧,忽视了群众的作用;有的统筹协调不力,导致机关忙乱和基层乱忙;有的凭经验办事,随激情用力,工作随心所欲;有的面对棘手问题怕担责任,患得患失。

    “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发展的道路,从来不全是平坦的;发展的能量,也是在突围中释放的。

    破解发展难题,首在端正指导思想,重在转变思想观念,贵在坚持稳定发展,要在提高素质能力。端正指导思想,建设方向才会更明确。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确立部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全面建设、整体发展,统筹兼顾、协调一致,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依靠官兵、充分调动积极性等思想,努力形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政治自觉、文化自觉、实践自觉。转变思想观念,工作指导才会更科学。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最根本的转变。扬弃传统观念,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和部队建设规律,科学统筹当前与长远、硬件与软件、任务与建设等关系,增强工作指导的全面性协调性科学性。坚持稳定发展,基层基础才会更牢固。发展是有条件的,是建立在稳定基础之上的。要注重抓好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推动部队建设稳速发展。提高素质能力,攻坚克难才会更给力。唯有不满足、不浮躁、不偷懒,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饥似渴地强素质,才有资格带部队,才有能力打得赢。

    持续稳定长远发展,打牢“加快”发展基础

    持续稳定长远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明确要求。实现这一战略性目标,必须以坚实的基础作保证。

    坚持用党的十八大精神武装官兵,切实打牢思想政治基础。要坚决贯彻习近平主席“军队要努力走在前列”的要求,引导官兵切实领会报告的主题和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进一步打牢部队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础。

    坚持满足遂行多样化任务需要,切实打牢力量体系基础。力量体系是加快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载体。近两年,我们强力推进“四防一体化”和机动、反恐、抢险救援、医疗救护“四支队伍”建设,确保了固定目标执勤安全,经受住了30多起急难险重任务的检验。若站到满足遂行多样化任务需要的高度来看,加快力量体系建设的路径还需要认真研究探索。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各级领导机关的组织指挥能力,保证部队有序、高效运转,在遂行任务中能够快速反应、快速集结、快速到位、高效处置。另一方面,要逐步完善训练体系,加强“特等射手”、“排爆高手”、“攀登能手”等专业性人才的培养,逐步生成、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

    坚持加大依法从严治警力度,切实打牢正规化管理基础。正规化是革命化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这两年,我们深入抓好正规化管理两个《规定》落实,坚持“机关做表率、直属队当样板”,扎实开展“树标准、抓养成”活动,全面提升了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但是,在新的形势下,部队正规化建设面临着任务类型多样化、多样任务常态化、能力要求多元化等新考验,必须坚持依法从严治警,培养优良作风,建立和保持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确保部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

    坚持着眼平战结合,切实打牢应急保障基础。“拉得出、上得去、展得开、救得下、保得好”,是衡量应急保障能力的重要标准。两年来,我们按照“一次性出动8000人,持续保障7天”的要求,定人、定岗、定位、定责抓战备,先后与省交战办、中石油、水利厅、卫生厅建立应急协作机制,以高标准完成第七届全国农运会安保等任务为牵引,锻炼了应急保障队伍。但是提高应急保障水平,需要多方通力合作。各级党委要把“保中心、保稳定、保打赢”作为着眼点,加强现代化后勤建设。要加强应急力量建设,优化装备,加强训练,尽快形成应急力量。同时,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需要各方为建设现代化武警积极作为,付出努力。

    突出党委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引领“加快”发展能力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强党的能力建设”。我们要在加快推进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中认真贯彻落实,提高引领发展的能力。

    能力从不断学习中来。我们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增强学习的紧迫感、本领的恐慌感,以建设学习型党委为目标,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重点,抓紧学科学理论、学军事技术、学现代管理,提升加快建设现代化武警需要的“五种能力”,切实做到能够从思想政治上掌控部队,能够完成中心任务、有效履行职责使命,能够破解发展难题、促进科学发展。以坚强的班子和较高的素质,奠定加快发展的组织保证和能力基础。

    能力从集体领导中来。加强集体领导,是提高党委领导能力的重要途径。党委领导能力产生于群众、体现于决策、作用于领导部队建设的具体实践活动。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经常深入群众,吸纳基层官兵意见和建议,不断丰富科学决策元素;要严格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和程序,在决策过程中锻炼班子成员,提高队伍的能力素质。

    能力从不懈修炼中来。“其身正不令而行”,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其修炼包括党性修养和人格修饰。当前“四大考验”、“四大危险”都要求我们在不断修炼中提高领导能力。要修炼“忠为首”的政治品质、“实为上”的坚强党性、“廉为本”的崇高追求,自觉做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认真学习实践的表率、坚持民主集中制的表率、弘扬优良作风的表率。

    能力从转变作风中来。作风是能力的体现。继中央政治局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后,中央军委日前出台了“十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这些都是我们转变作风的基本遵循。加快转变作风,靠的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官兵昂扬向上的精气神。紧迫感来自于忧患。转变作风容不得半点虚的,要像上螺丝钉那样,拧一扣有一扣的作用;像登泰山一样,上一个台阶有一个台阶的高度;像推碾子一样,转一圈有一圈的收获。正能量产生于责任。我们要时刻牢记“责任重于泰山”的使命担当,守定“当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的人生操守,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精气神生发于岗位。作为现代化武警部队的建设者、领导者、实践者,就是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真正体现出新时期革命军人忠诚可靠、敢于担当、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武警河南省总队 司令员 沈 涛 政治委员 詹海观)

[责任编辑:李家亮]
相关报道

·孟建柱参加武警部队代表团讨论
·武警河南省总队军事主官称谓有变化 总队长改称司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