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热烈庆祝全国政法工作会议胜利召开> 要闻

广东省综治办主任:深化改革创新争当全国政法工作排头兵

2013-01-08 20:59:4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长安网 

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发言摘要

    编者按

    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1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今年政法工作的新思路。“三大建设”为载体:平安建设、法治建设、队伍建设;“四项改革”为重点:推进劳教制度改革、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五个能力”为保障: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能力、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

    会议期间,北京、湖北、浙江、江苏、广东等地政法委书记、综治办主任作了主题发言,分别介绍了他们在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本网摘登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广东省综治办主任 叶敏辉

    一、深化思想认识,明确改革创新方向。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肩负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改革是广东的根和魂,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强大动力,也是广东政法工作不断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改革方向,坚持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树立法治权威、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原则,不断推进政法工作改革创新。一是切实增强宗旨意识,打造“为民政法”。把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作为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改革创新成效的根本标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二是切实增强法治意识,打造“法治政法”。将法治贯穿改革创新始终,运用法治方式,建设法治文化,强化法治保障,树立法治权威,使法治成为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石和坚强保障,实现从被动维稳向主动维稳、从静态维稳向动态维稳、从刚性维稳向韧性维稳、从运动式维稳向制度性维稳转变,实现可持续稳定。三是切实增强开放意识,打造“公信政法”。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赢公信,加大政法工作的透明度和开放性,促进执法司法公正,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群众对政法工作的理解和信任。四是切实增强科技意识,打造“智慧政法”。坚持以信息化为引领,加快推进广东政法信息网工程建设,建立省市县政法部门信息共享和网上协同办案平台,强化监督制约,提升工作效能。

    二、抓住工作重点,确保“四项改革”落到实处。这次会议确定的“四项改革”,是政法工作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在劳教制度改革方面,积极稳妥地推进劳教机构向强制戒毒机构的职能转变,实现平稳过渡;完善社区矫正机制,增加人员编制,落实经费保障,发挥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加强对违反治安管理和轻微刑事违法行为人的教育矫治,切实提升社区矫正效果。在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方面,将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纳入法治化轨道,实现依法受理、依法纠错、依法赔偿、依法救助、依法终结。加大法律援助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刑事案件被害人、治安事故受害人的救助力度,切实解决群众“打官司难”、申诉难等问题。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方面,我们将在全省全面推行量刑规范化,完善量刑规范化办案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统一刑事案件量刑标准,规范自由裁量权;以实施新修改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为契机,全面推行阳光司法,落实裁判文书上网公布、案件审限对外公开,利用门户网站、微博、手机短信等新载体推进司法公开。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我们将加快城镇化进程,落实粤东西北城市城区扩容提质五年行动计划和强镇扩权计划,提高人口承载能力;进一步完善居住证制度,拓展服务功能和应用范围,同时完善异地务工人员积分入户和高技能人才直接入户制度,增加入户配额,强化配套服务,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当地。

    三、加强统筹谋划,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按照十八大报告“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要求,在重点推进“四项改革”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广东实际,科学谋划,通盘考虑,推进创建平安广东10大工程及53项工作具体任务,增强改革创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突出抓好以下方面:一是创新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衔接机制。今年将建立省市县行政执法部门与政法部门联网共享的“两法”衔接三级信息平台,促进严格规范执法,巩固“三打两建”(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商业贿赂,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成果,营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二是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机制。继续推进社会组织去“行政化”、去“垄断化”,大力发展枢纽型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创新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充分发挥县镇村三级综治平台作用,落实“四项排查”工作制度。开展法官、检察官进村居、进学校、进企业活动,推进“一村居一律师”制度,送法上门,促进基层社会治理走上法治轨道。四是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全力推进“平安细胞”工程,建立“全民创安”工作格局,实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三年规划。五是创新队伍建设机制。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切实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推广公安机关“工作执法一网考”、深圳警察职务职级序列改革等做法,进一步激发政法队伍活力,建设高素质政法队伍,为推进改革创新提供坚强保障。(法制日报记者 王建军)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