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各地经验

南宁市实施七大政法民生工程纪实

2013-01-08 18:13:5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广西法制日报 

    2012年11月9日,南宁市市长周红波(左三)深入南宁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调研禁毒工作并现场办公。

      2012年2月29日,南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朱育兆(左一),南宁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廖洪涛(左二)到邕宁区看望慰问“三土六员”,并与他们探讨化解群众纠纷之策。

    编者按:远见卓识惠民生,滴滴辛劳结硕果。2010年,南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朱育兆高瞻远瞩地提出,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在南宁市实施政法民生七大工程。近3年来,南宁市政法系统在自治区和南宁市党委、政府以及各级党委政法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深入实施政法民生七大工程,推进了南宁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市建设,加快了首府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建设步伐,多项政法工作走在全区前列,创造了许多典型经验,涌现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近日,在我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满意度调查中,南宁市综合得分91.55分,在全区14个地市中排名前三甲。为总结经验,鼓舞志气,更深入实施政法民生七大工程,让广大群众获得更多实惠。

    持续开展“社会治安混乱地区综合整治工程”——打击传销工作得到公安部肯定

    首府便衣民警在街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击不法分子。

    2012年,南宁市政法各部门持续加强对社会治安混乱地区的综合整治工作。公安机关联手工商、文化出版等部门全力开展打击传销工作,共捣毁传销窝点160多个,破案1065起,刑事拘留884人,逮捕141人,劳动教养161人,教育遣返3000多人,收缴传销类非法出版物645册。成功侦破了被自治区公安厅列为广西一号传销大案和2012年全区打击经济犯罪“破案会战”一号要案的“1·18”传销专案。打击传销工作得到了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直销监督管理局、自治区公安厅领导的充分肯定。

    针对治安复杂的城中村,良庆区、青秀区、西乡塘区等城区先后组织开展了100多次专项整治行动,仅西乡塘区就开展行动15次。通过整治,一批藏污纳垢的场所被清除,城中村治安大为好转。

    为提高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南宁警方先后组织开展“雷霆一号”、“雷霆二号”、“雷霆三号”、“烈焰”、“铲赌患,正风气”、“百日会战”等一系列全市“黄、赌”统一查禁行动,加大了对城郊接合部、娱乐场所等治安复杂区域的整治力度,共查处涉黄涉赌案件11635起,抓获涉黄涉赌人员14642人,取得了极好的社会效应。

    深化“打黑除恶工程”——全区打黑除恶工作综合考评名列第一

    2012年,南宁市公安局在南宁市委、市政府和公安厅的统一领导下,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了显著战果,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2个、恶势力犯罪团伙60个,一审判决450人;累计核查全国及自治区“打黑办”转发群众举报线索14件,线索办结率为100%。南宁市公安局“打黑办”通过不间断地派出工作组分别赴全市16个分(县)局,对如何侦办黑社会性质组织及恶势力犯罪团伙案件进行专业指导,督促指导各项工作,并积极与检察院、法院沟通协调,促成年内2起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一审宣判。其中南宁市横县以闭某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于2012年9月28日在南宁市横县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该案3名首要犯罪分子因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强迫交易、敲诈勒索、寻衅滋事、开设赌场、故意伤害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9年、8年6个月。其他8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2年至6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这是2012年自治区第一起一审判决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案,该案的顺利宣判,为全区的打黑除恶工作持续深入开展作出了表率。2012年南宁市在全区打黑除恶工作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全国打黑办专家组2012年11月来广西调研,专门抽阅了南宁市公安局在侦的涉黑案件案卷,对打黑专业队伍执法办案的水平和客观全面取证的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积极推进“基层治安防控网工程”——全市建有12万多个视频监控探头

    活跃在绿城各个角落的10000多名“三土六员”成为基层维稳工作的主要力量。

    2012年,南宁市将群众安全保障工程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2012年11月,为民办事项目中5万个电子视频监控探头建设既定目标已圆满完成。目前,南宁市通过政府和社会投资,已安装有12万多个视频监控探头。视频监控的“天网”有效震慑了犯罪分子,街面违法犯罪特别是“两抢一盗”案件发案率大幅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全面提升。

    发展起来的10000多名“三土六员”队伍,正活跃在社区乡村,发挥着积极作用,筑牢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根基。

    广受好评的复合型警务站也在2012年得到进一步推广:目前,南宁市已在市区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固定警务工作站19个、移动警务工作站4个,进一步提高了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初步实现了警务前移、综合执法、快速反应和“近距离”打击犯罪及“零距离”服务群众的工作目标,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2年11月,警务站辖区共发生盗窃案5552起、两抢案2018起,同比分别下降24.26%和35.75%。

    公安机关的巡逻防控网、信息情报网建设得到加强。

    由市财政全额供养的3000名治安协警员全部充实到各个警务工作站中,进一步加强辖区内易发案高发区域巡逻防范工作。

    大力推进“社会禁毒工程”——禁毒机构实体化

        南宁禁毒工作成效显著,“百日大会战”中缴获毒品数量获全区第一。

    南宁市禁毒工作得到了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已实现了禁毒机构实体化。12月25日,南宁市编制委下文,确定了基层禁毒工作机构实体化设置。去年,南宁市财政安排禁毒资金536.5万元,超过了自治区要求的人均禁毒经费目标。

    禁毒部门加大了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先后开展了“八个专项行动”,稳准狠打击毒品违法犯罪,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800多起,缴获各种毒品800多千克,捣毁贩毒团伙21个,抓获毒品刑事犯罪嫌疑人1800多名,依法逮捕800多人,依法起诉审判毒品犯罪人员800多名。破获毒品案件数在全区遥遥领先。在全区公安机关侦查破案“百日大会战”中,南宁市缉毒部门获得总成绩第一名及破千克以上毒品案件、破获合成毒品案件、打击处理人数、缴获毒品总数、吸毒人员动态管控工作等5个单项第一名。

    禁吸戒毒工作稳步推进。2012年已强制隔离戒毒1420人次,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910人,治安处罚2710人。全市排查核实吸毒人员信息1.9万余人,其中正在强制隔离戒毒的共3200多人;共整治毒品问题较突出的村镇、街道55个,整治公共娱乐场所382家次,停业整顿3家;开展了“6·26”禁毒集中宣传、禁毒文艺汇演、百万条禁毒短信传发、中小学生“六个一”禁毒教育等活动,得到了自治区禁毒办的充分肯定。

    与此同时,大力推进戒毒人员安置就业“启航工程”,解决吸毒人员安置问题。目前全市已建(含在建)“启航工程”安置基地(点)21个,安置吸毒人员就业1600余人。深入开展“法律援助工程”——所有行政村均已建立法律援助联系点。

    深入开展“法律援助工程”——所有行政村均已建立法律援助联系点

    南宁法院系统开展的“模拟法庭”法制教育活动提高了青少年的法律和维权意识。

    2012年,南宁市司法行政系统继续深入开展“法律援助进万村”活动,全市所有行政村均已建立了法律援助联系点,法律援助联络员建档工作全面完成并不断充实完善,法律援助工作已覆盖到全市所有乡镇。法律援助中心延伸法律维权触角,南宁市法律援助中心,先后在南宁市第一、三、四看守所设立了工作站,就地就近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等提供法律服务,促进司法公正。目前,4家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刑事法律援助申请已达到126件,受理126件,占中心受理全年刑事案件数的43%。

    南宁市法律援助机构继续放宽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及案件受理范围,建立律师值班制度,创新窗口服务方式,做实公益金项目,切实解决了部分弱势群体打官司难的问题。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3492件,同比增长60%。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接待来访咨询7490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5%,解答12348电话咨询7637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有效维护了受援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加快推进了广西“首善之区”建设步伐。

    积极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工程”——各县(区)均建有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基地

    南宁市检察院干警向市民讲解法律。

    在南宁市政法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共青团南宁市委依托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通过多种形式面向广大青少年广泛开展参与式、实践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聘请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领导兼职学校法制副校长,促进了学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有声有色的开展,有效增强了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为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筑牢思想基础。

    运用“三色预警”工作机制,密切关注帮教对象的思想、行为动态,及时采取灵活多样的预防教育和帮教措施开展帮教活动73次,建立个案126个,促使闲散和不良青少年得到有效的帮扶和教育;建立12355专家志愿者、禁毒志愿者、“青春红丝带”志愿者等256支队伍以及青少年维权岗300个服务队,分别与全市的各个社区结对共建,长期开展社区预防工作。

    目前,南宁市委政法委、团市委正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积极筹建南宁市未成年人励志学校;针对“黄色”青少年群体,实施励志成才跟踪帮教行动。充分发挥12355服务台主渠道作用,开展“线下有效干预和个案实际帮助”29例,针对新闻媒体热点、焦点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问题进行跟踪调解和心理干预21例;针对“绿色”青少年群体,实施能帮就帮绿城关爱行动。整合12355服务台社会资源和团属青年之家、远教小屋、青少年法律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等资源,开展各类关爱活动79场,服务青少年1.2万人次,累计开展回访、QQ客服及日常工作等服务人数17520次。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还举办了少年法庭开放日活动,向青少年开展普法宣传,提高了青少年的法律与维权意识。

    全面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工程”——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满意度综合得分排名全区前三甲

    2012年以来,南宁市各级政法部门全面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加强政法队伍的思想政治、业务能力、纪律作风、先进文化建设,勇敢地担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神圣使命。在我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满意度调查中,南宁市综合得分91.55分,在全区14个地市中排名前三甲。干警违法违纪行为逐年下降。

    2012年,南宁市各级政法部门抓好“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以及“富民强桂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读一本好书”、“为群众做一件好事”、“体验一天基层工作生活”、“化解一批积案”、“为社会管理创新献一策”的“五个一”活动;7月17日,组织干警观看话剧《挂警灯的茅草屋》,8月21日,召开了向全国公安系统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王巧燕学习动员大会,用身边的人、身边事,教育广大政法干警;南宁市依法治市办、市法学会联合组建了法治宣传讲师团,启动了“法治南宁讲堂”活动,进一步拓宽了政法干警的知识面和视野,提升政法干警的文化修养和业务能力;组织市政法系统52名领导干部赴清华大学参加了“清华大学——南宁市政法应急人才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培训,全年政法各部门共组织各类培训236期,参训干警15680人次。通过一次次学习与教育,确保政法队伍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为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广西首善”之区以及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强有力的队伍建设工作支持下,南宁市政法干警队伍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受到各级各部门的表彰:2012年,市公安局福建园派出所教导员王巧燕被公安部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良庆区检察院公诉科团队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优秀公诉团队”荣誉称号,南宁市委、市政府下发通知,号召全市人民向公诉科团队学习。在先进典型人物的引领下,南宁市政法队伍形象显著提升,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南宁户口登记不再区分城乡 落户仅需有住所
·南宁:推进城市畅通工程 改善首府交通环境
·广西南宁检察院举行民行业务竞赛迎接新法实施
·广西南宁公安保民生促和谐服务大局工作综述
·南宁:“三色预警”帮扶青少年进步
·南宁兴宁区检察院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

·南宁兴宁区检察院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
·广西南宁:人大代表专题调研派驻乡镇检察室建设工作
·广西南宁警民联欢歌唱十八大
·南宁两级法院1至11月执结案件5525件
·南宁检察机关被采纳的社会管理检察建议达6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