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法律援助工程”——所有行政村均已建立法律援助联系点
南宁法院系统开展的“模拟法庭”法制教育活动提高了青少年的法律和维权意识。
2012年,南宁市司法行政系统继续深入开展“法律援助进万村”活动,全市所有行政村均已建立了法律援助联系点,法律援助联络员建档工作全面完成并不断充实完善,法律援助工作已覆盖到全市所有乡镇。法律援助中心延伸法律维权触角,南宁市法律援助中心,先后在南宁市第一、三、四看守所设立了工作站,就地就近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等提供法律服务,促进司法公正。目前,4家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刑事法律援助申请已达到126件,受理126件,占中心受理全年刑事案件数的43%。
南宁市法律援助机构继续放宽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及案件受理范围,建立律师值班制度,创新窗口服务方式,做实公益金项目,切实解决了部分弱势群体打官司难的问题。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3492件,同比增长60%。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接待来访咨询7490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5%,解答12348电话咨询7637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有效维护了受援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加快推进了广西“首善之区”建设步伐。
积极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工程”——各县(区)均建有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基地
南宁市检察院干警向市民讲解法律。
在南宁市政法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共青团南宁市委依托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通过多种形式面向广大青少年广泛开展参与式、实践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聘请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领导兼职学校法制副校长,促进了学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有声有色的开展,有效增强了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为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筑牢思想基础。
运用“三色预警”工作机制,密切关注帮教对象的思想、行为动态,及时采取灵活多样的预防教育和帮教措施开展帮教活动73次,建立个案126个,促使闲散和不良青少年得到有效的帮扶和教育;建立12355专家志愿者、禁毒志愿者、“青春红丝带”志愿者等256支队伍以及青少年维权岗300个服务队,分别与全市的各个社区结对共建,长期开展社区预防工作。
目前,南宁市委政法委、团市委正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积极筹建南宁市未成年人励志学校;针对“黄色”青少年群体,实施励志成才跟踪帮教行动。充分发挥12355服务台主渠道作用,开展“线下有效干预和个案实际帮助”29例,针对新闻媒体热点、焦点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问题进行跟踪调解和心理干预21例;针对“绿色”青少年群体,实施能帮就帮绿城关爱行动。整合12355服务台社会资源和团属青年之家、远教小屋、青少年法律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等资源,开展各类关爱活动79场,服务青少年1.2万人次,累计开展回访、QQ客服及日常工作等服务人数17520次。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还举办了少年法庭开放日活动,向青少年开展普法宣传,提高了青少年的法律与维权意识。
·南宁户口登记不再区分城乡 落户仅需有住所
·南宁:推进城市畅通工程 改善首府交通环境
·广西南宁检察院举行民行业务竞赛迎接新法实施
·广西南宁公安保民生促和谐服务大局工作综述
·南宁:“三色预警”帮扶青少年进步
·南宁兴宁区检察院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
·南宁兴宁区检察院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
·广西南宁:人大代表专题调研派驻乡镇检察室建设工作
·广西南宁警民联欢歌唱十八大
·南宁两级法院1至11月执结案件5525件
·南宁检察机关被采纳的社会管理检察建议达6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