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综治述评

为建成小康社会筑牢消防安全屏障

2013-01-08 14:03:4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发布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动员令。消防部队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推动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打造现代化山城消防铁军,加快创新社会消防管理,全力服务和保障民生,为率先在西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优良的消防安全环境。

    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发展,不断推动消防事业转型升级

    一要加快推动消防安全布局由 “城市消防”向“城乡消防”转变。要坚持“城市为主、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在强化城市消防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消防事业的发展。着力推动政府加大农村消防政策支撑,解决城乡消防投入差距的问题,推进消防基础设施与新农村同步规划建设,努力实现消防安全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要加快推动消防职能建设由“防火灭火”向“三位一体”转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加快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三位一体”职能建设步伐,完善消防特勤队伍体系,深化应急救援专业力量建设,完善应急救援社会联动机制。

    三要推动消防管理体制由 “依靠部门行政监管”向“社会综合响应”转变。消防工作要充分运用党的群众路线这一法宝,牢固树立“全民消防”工作理念,充分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有效集约社会各种要素,全面构建起社会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服务、保障及诚信体系。

    紧紧抓住社会稳定这个核心,科学防控,实现消防安全环境有效净化

    一要前移防范关口,更加注重防患于未然。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强化顶层设计,加大地方消防立法力度,建立完善消防法规和标准,严格消防设计等关键环节管控。

    二要坚持常态整治,更加注重治理实效性。大力推进消防标准化管理,不断深化消防安全“户籍化”、“网格化”管理,深入开展社会消防安全 “四个能力”建设,积极创建消防安全示范社区和示范单位,探索和建立适应于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消防安全监管模式。

    三要规范监督执法,更加注重群众满意度。深入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行行政许可依据、程序、进度、结果“四公开”制度,确保“阳光执法”落到实处。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强力约束机制。

    紧紧抓住能力建设这条主线,转变模式,大力提升灭火救援实战水平

    一要坚持专业化道路,构建立体化、多元化力量体系。完善区域型特勤分中心指挥协调、应急保障等功能,所有支队在“十二五”末均建成特勤消防队。探索政企合建或改制等方式,加强专职消防队建设,加快招录合同制消防员,积极推行职业资格、准入退出、竞争激励等机制。

    二要坚持现代化标准,构建系统化、配套化装备体系。结合辖区各类灾害处置需求,加强专家评估论证,合理确定装备配备结构。着力推动装备体系化,科学配备车辆装备,加快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

    三要坚持信息化方向,构建数字化、高效化警务机制。建立集约高效、准确灵活的灭火救援机制,升级指挥平台,完善通信网络,加快作战要素的信息终端建设,加强信息资源融合互通,实现灾害事故“一键式”调度,提升扁平化指挥效能。建立立体管控、全面覆盖的火灾防控机制。

    紧紧抓住服务社会这个根本,创新管理,积极满足群众消防安全需求一是夯实基层基础,构建政府主导、覆盖城乡的消防工作组织系统。紧紧抓住农村社区消防安全这个薄弱环节,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健全工作组织,做实乡镇(街道)消防工作办公室、村(居委会)消防工作小组等专门机构,积极聘任社区消防工作“三员”,不断完善城乡消防安全管理网络。

    二是发挥市场作用,构建法治保障、经济调节的社会消防管理机制。深入推进消防安全管理市场化,建立行业消防自律机制,将消防安全纳入行业管理、服务、培训、评比内容,推动行业消防自治自律能力有序提升。

    三是发展社会力量,构建政社分开、权责明确的社会消防服务体系。大力扶持“社会第三方”,培育消防技术服务、消防产品检测、消防安全鉴定等具有公证性质的社会消防组织,发展消防安全设计、咨询、检测、设施施工、工程监理等从事检测服务的消防中介机构,有效填补社会消防管理 “空白点”。

    (作者分别为重庆市消防总队总队长、政治委员)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湖南成立消防救灾突击队抗冰救援
·宁波各地消防官兵开展除冰扫雪爱民活动
·青海海西消防支队部署今冬明春消防安全工作
·保持旺盛战斗力 四平消防特勤中队注重队伍建设
·消防五项机制发挥效用 吉林火灾起数下降
·“妈妈消防宣传队”

·“妈妈消防宣传队”
·宁夏实行“六个一律”全力推进冬春消防专项行动